发布时间:2024-11-10 00:39:50 来源: sp20241110
一道门,一扇窗,一只画框,分列于不同的空间,层层叠叠。透过它们看过去,是同一丛绿植,郁郁葱葱。
被横切成三格的玻璃窗,中间是实墙,窗外的树木是淡蓝色的,像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月光。窗户间立着一根木杆,格外突兀。
这是青年艺术家蒋正杨最新个展“空间映像:从形象到符号的探索——蒋正杨作品展”中展出的两幅作品。该展于4月6日在北京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开幕,将持续至2024年5月3日。
“这些作品都是从空间出发,通过镜像、解构、重塑等,建构出一个新空间景观。通过这些画面,引发一些思考,比如我们看到的,是事物本真的样态,还是他人营造的一种假象?”在展览现场,蒋正杨对人民文娱记者说。
这些年,她的创作一直在寻求变化和创新,“这次个展其实是我近两年对生活、对社会的感知和思考,也算是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4月6日,“空间映像:从形象到符号的探索——蒋正杨作品展”开幕。
虚实交织的新空间
在成为职业画家之前,蒋正杨学了7年设计——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后留学意大利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在房地产公司从事设计管理工作。这样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历,让她的绘画天然地带有设计的视角。
“这次展览的主题‘空间映像’,离不开我之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空间成为一个载体,在创作时加入我的一些有关社会的、文化的、生活的、价值观念的哲思。”蒋正杨说。她生于湖南长沙,湖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蒋正杨的祖辈就是辛亥革命元勋、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回忆成长经历,她总能感受到革命文化对自己的滋养以及红色家风的传承,“在这样的影响下,我更愿意去突破和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3年前,蒋正杨开始关注空间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并琢磨将之以绘画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当时,她读法国学者居伊·德波的代表作《景观社会》,深受启发。《景观社会》是德波1967年出版的作品,在书中他提出“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人们在景观社会中普遍的生存状态——被动的接受,接受景观的支配,接受景观用商品对社会生活的殖民,“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某种表演”。
“50多年过去,德波的论断依然不过时。商品、技术、传媒、影像、互联网、新媒体、资本无孔不入,再加上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处处都能看到有意识的表演、作秀,被展现出来的景观、可视的景观及其建构起的视觉体制,包括视觉符号、视觉系统等正不断将我们吞噬,新闻、宣传、娱乐、广告等,不断地将真实转化为虚拟影像。我们接受的信息、内容很丰富,但真假难辨。”蒋正杨说,在这样的语境下,人类生存的范围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融合,从而衍生出虚实交织的新空间。
这次展出的“有关空间”系列、“空间景观”系列、“空间折叠”系列、“系统暴力”系列等,正是在探索这种“新空间景观”。
在“有关空间”中,有窗、有门、有墙、有画框,亦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
在“空间折叠”中,各式各样的建筑空间堆积在一起,但错落有致,其间有树木、绿植等,从空隙中向外生长,充满生机;
在“系统暴力”中,层层叠叠的空间中,分布着各种抽象符号,有的自由伸展,有的互相缠绕。
“蒋正杨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现代设计,呈现出波普化视觉特征,展现出结构之美,并植入了强烈的当代观念,融入生活畅想与梦幻意识,有着强烈的超现实意味。”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策展人杨卫在看完展览后评价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则表示,“从蒋正杨画作中,我窥见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与温暖。这正是她画作独特价值所在——以生活的热情与暖意,追求抽象艺术表达”。
对蒋正杨来说,绘画更像是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需要与观众产生共鸣、与时代有所呼应,“我们生存的空间已经被重构,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这就需要我们有所警惕,不能沉溺于景观光怪陆离的幻像之中,要多思考,多反思”。
意外闯进“水彩世界”
蒋正杨最先接触的绘画形式是水彩。如今回忆起来,她觉得“挺意外的”。
她从小学画画,高中时为了艺考还专门练习了一段时间的水粉,但真正系统性地去钻研水彩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她考入同济大学,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艺术设计。一次偶然的机会,蒋正杨从一位前辈老师口中得知,学建筑的学生通常都会画水彩。
“通过画画的方式去吸收设计的养分,在作画的过程中观察自然、观察你面对的建筑,会发现很多信息。”此后,她便开始学习水彩画。平日里要上课、读书,集中练习水彩只能等到寒暑假,一练就是3年。
慢慢地,蒋正杨喜欢上了这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每到一处,随时随地作画,画乡间民居,画山川河流。后来读研究生时去欧洲交换学习,她也是走到哪里都会带上水彩工具。但读书期间,蒋正杨并没有想过把画画作为自己的职业或者事业。“只是作为设计的一个补充,又是自己很喜欢的一种方式。”
蒋正杨到处走,到处画
2014年,她毕业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的房地产公司从事设计管理,每天忙碌于各种项目,桌子上堆满了效果图和施工图,时间久了,便有些疲倦,想要回归画画和艺术创作。“设计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命题作文’,有很多局限性。而且大都是团队合作,但画画和艺术创作不同,完全可以听从自己内心,是件很独立的事情,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
2016年,蒋正杨离开职场,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作画中,并开始构建自己的“水彩世界”。
她画下一幅幅“乡愁”。《这是昏黄烟雾中的全貌》《以为走远了的,可缠绕它的都是回忆的形状》《比漫长更漫长的时节》《远行的人关闭了黑夜》,等等,每一幅画的名字都像一首凝练的小诗。后来这一系列被集结成个人水彩画作品集——《记忆深处的乡愁》出版。
“故乡之于我,馈赠的温暖和力量,一直陪伴着离开它的日子,而每一次归来又都被熟悉而陌生的山峦树木、天空河流紧紧拥抱与安慰。”在她的意识里,乡愁更多的是用来治疗在异乡的思念。
她还曾带着作品参加首届中国风景水彩展,觉得主题“祖国的笑容这样美”恰好表达了她对大地山川的情愫。
她画上海临港新区。国际性集装箱码头、矗立在洋山深水港的国之工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五大特色产业园组成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群、五院三校协同发展初具规模的新兴大学城等,原本繁杂喧闹的工业场景在她的画笔下,既是理性有序的,又是有温度的、浪漫的。“并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那种很灰、很脏,它其实有很多这种序列的美、结构的美在里面,房子建好之后,你是看不到这些内容的,在建造的过程中,你反而会看到它独特的美感和诗意。”
“每每念起水彩带我走过的旅程,只觉所有相遇过的风景都来自于时光的馈赠,都是有迹可寻的创作体验。”蒋正杨说。
把自己扔进那未知的河流里
平日里,蒋正杨喜欢去各个地方写生,每次都带着一个写生小本子,随时看到什么,就会记录下来。
“游客看风景会花一秒钟把照片拍下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这个对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观察;但是当你拿出本子绘画,你就会反复与这个建筑、这处风景做一个交流,你的思想会在此停留很久。”都灵街角一景、流淌着的小溪、郁郁葱葱的灌木、苍茫的土地,都被她留在画布上。她背着画架,走过北方的深秋、隆冬的苗寨,也走过盛夏的中原、初春的南方,将所见、所感、所思一一画下。
她也喜欢去各地看不同的画展,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先锋的艺术家的作品,当然那些世界级大家的作品,她也不会错过。她还喜欢看中国传统的画作,比如宋画,“我看到过有一些在很早的年代里就画得很抽象的东西,反而可以给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自2013年举办第一次画展算起,短短几年间,蒋正杨已经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回顾过往,她觉得正是一幅幅作品串起了自己的成长之路。“每个阶段的作品都是当时自己的感知和思考,一步步成为现在的我。”
“这次展览,我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过去注重技法,转向了开始探索自我表达,作品中更多地融入自己观察到的问题、自己的思考。”蒋正杨说,每一次都往前走了一步,也许看上去可能有点不一样,“实际上它们都还是在我整个的创作脉络之中——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乡愁,无论是建筑还是空间,都是与自我和世界在对话,并把我的内心世界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传递给别人”。
蒋正杨曾画过一幅作品,名字是《安心把自己放在那未知的河流里》。在画中,河流晦暗不明,映照着岸边树干的倒影,岸那边,灌木丛是模糊的一团,不见细里;岸这边,淡绿的一丛无可分辨,仿佛一团未知的迷雾横亘在人们的面前。
如今的蒋正杨,就像画中那样,把自己“扔”进了那条没有尽头的、晦暗不明的时间之河中,不断地往前游,去往更远的远方,追赶那些未知的风景。
人物简介:蒋正杨,生于湖南,毕业于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留学意大利,旅居荷兰,曾任教于中央美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在深圳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举办个人展览,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入选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出版个人作品集《记忆深处的乡愁》等。(来源:环球人物网)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