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4-11-14 17:56:04 来源: sp20241114

  在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孤儿象”小强开心地吃着胡萝卜,活泼、强壮,再没有刚被发现时身体消瘦、精神不振的模样;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园里,被称作“植物大熊猫”的漾濞槭已开花结果,摆脱了灭绝风险,成为“极小种群物种”逆袭的典型……8月19日至26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云南,切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美丽中国建设的壮丽篇章。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种类均占全国50%以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说,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加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成为云南最真实的写照。

  “智慧”监测保护野生亚洲象

  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边缘,佩戴监测项圈的亚洲象“阿宝”在山林间穿梭觅食。

  “阿宝”是国内第一头“漫步逛城”的野生亚洲象。2018年4月,“阿宝”在普洱市获得救助,2022年开始接受野化训练,今年5月被成功放归自然。

  亚洲象是亚洲体型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被国家列入“十四五”抢救性保护的48种极度濒危物种。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熊朝永说,我国高度重视亚洲象保护工作,经过30多年努力,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目前的300多头。

  为更好保护亚洲象,云南构建了全国首个集野生动物保护、监测预警为一体的智能化体系,首次突破夜间和残缺影像识别技术难点,亚洲象物种识别率超过99%。对村庄附近亚洲象进行全天候监测预警、管控,一旦发现有亚洲象出没,就通过微信和短信等方式发送预警信息,引导村民撤离危险区域等。

  “云南在全国率先建成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有效防范和缓解了‘人象冲突’等。”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丁鲲说。

  为野生生物物种打造“生命之舟”

  在昆明植物所里,除了漾濞槭,迁地保护的华盖木、滇桐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也已经开花结果。

  据统计,云南实施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拯救保护项目超过120个,建设了14个保护小区(保护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受保护物种达44个,3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脱离了灭绝威胁……

  丁鲲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理念,积极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迁地保护2万余种动植物资源。云南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84.91%。

  除了致力于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外,昆明植物所里还有一座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量身打造的“生命之舟”,这就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库长期、有效地保存了各类野生植物种子、植物离体材料、植物DNA、大型真菌、微生物种质资源和动物种质资源,保藏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伊廷双说。

  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万余种、30余万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1万余种、约10万份,保藏量居亚洲第一。

  守护人地和谐的千年古茶林

  在普洱市澜沧江畔,延续千年的景迈山古茶林依然郁郁葱葱,茶农们开始采摘秋茶。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遗产。

  澜沧县委副书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说,布朗族先民在迁徙途中发现野生茶树,认识到云南大叶茶不喜欢被太阳直接暴晒的生长习性,形成了乔木下种茶树的“林下茶”种植技术,很好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比如用鸟、蜘蛛等来解决茶林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乔木落叶等给茶树提供养分;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山地人居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利用,形成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景迈山独具魅力并非“自然天成”,而是得益于世世代代的传承和久久为功的保护。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表示:“亚洲象北上南归、延续千年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人与自然相生相伴、保护与馈赠,正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鲜艳的绿色主题。”(记者 李禾 何亮 房琳琳 赵汉斌)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