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6 00:18:17 来源: sp20241106
中新网 柳州8月5日电 题:广西老农半世纪专研杂交水稻 为后代培育更好的品种
作者 汤晓逵 陈圆媛
炎炎夏日,早稻进入成熟,广袤田野铺满金色。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沙埔镇沙埔村青石屯,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稻田里,年过八旬的刘庆辉站在田埂上,仔细观察自己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收成情况。
7月下旬,刘庆辉在田埂上观察新品种收成情况。汤晓逵 摄日前,刘庆辉介绍自己几十年来专研杂交水稻的路程。1963年,20岁的刘庆辉进入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上班。初中学历的他,跟随黄振曼等农科所专家们学习。
在农科所工作的三年,刘庆辉学到很多专业育种、选种知识和各类科学种植技巧。学习归来后的刘庆辉,在青石生产队担任农业技术指导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农耕实践中。
1976年,袁隆平在玉林市博白县开办农技培训班,刘庆辉作为柳城派出的育种学习队队长,负责课堂笔记和实践记录的整理工作。短短两个月的培训,不仅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极大地提升了他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的技能。
7月下旬,刘庆辉培育的水稻品种迎来丰收。汤晓逵 摄1998年春耕时节,刘庆辉新购一批稻种回家泡水发芽,为春耕播种做准备。然而,新购的稻种未能成功发芽,他找到种子公司也赔偿无果,这使得刘庆辉十分恼火。得知他遭遇的村民不忘“火上浇油”地调侃他:“你不是研究过种子吗?”
这件小事如同一小粒火星,燃起了刘庆辉内心深处的杂交水稻之梦,不服气的刘庆辉决定自己培育稻种。“如果搞成了,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好吃的大米,也不浪费之前学习到的东西。”他说。
后来,刘庆辉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前往广西象州、融水、博白等地挑选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稻种进行杂交,在自家2.3亩水田开始试种。他培育的稻种,在试验田中一度长势喜人。然而就在即将收获之际,突如其来的病害将试验田打回原形,刘庆辉不得不一把火烧掉试验田内的稻种。
“刚开始太急了,步子迈得大。”刘庆辉回忆说。于是,刘庆辉开始调整心态,稳扎稳打地推进研究。每天,他都会到田里观察禾苗的生长情况,记录叶片数量、茎秆高度、气温和土壤湿度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历经数次失败后,刘庆辉终于看到曙光。他以白壳油占和粤香占为杂交育种的优质稻“柳沙油占202”培育成功,获得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在刘庆辉看来,一个好的水稻品种首先要产量高,其次要病虫害少,最后还要口感好。
7月下旬,刘庆辉培育的水稻品种迎来丰收。汤晓逵 摄如今,耄耋之年的刘庆辉仍未停下研究的脚步。他目前试种的品种,在过去两年每亩产量都有900多斤,今年预估也有900斤。“如果实验成功,我想给它取名叫‘辉煌一号’。”刘庆辉言语间充满期盼。
为了更好地研究新稻种的适应性,刘庆辉还将稻种赠予周边民众种植。“如果种得好就不用跟我说,有什么不好就跟我说。”刘庆辉希望种植户多给他提建议。
“我余生的愿望就是为子孙后代育成更好的本地杂交水稻品种,让他们的稻田增产增收。”刘庆辉看着院子里晾晒的稻谷说。(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