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家的温暖

发布时间:2024-12-21 12:11:36 来源: sp20241221

  香港九龙乐善堂总干事刘爱诗介绍“社区客厅”的设施。   新华社记者 谭佳铭摄

  在“社区客厅”学习室,一名大学生义工辅导两个小朋友完成作业。   新华社记者 龙镜伊摄

  深水埗是香港劏房住户最多的地区之一。自从2023年12月18日香港第一家“社区客厅”启用后,居住在劏房的梁婉宁和儿子成了这里的常客。

  这里不仅有能让小朋友写作业和进行集体活动的共享客厅,还提供了可供做饭及用餐的共用餐厅,并配有自助洗衣房、淋浴间、儿童游戏及阅读角等。梁婉宁说:“‘社区客厅’就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助力基层教育

  拥挤逼仄的劏房,是不少香港基层民众无奈的现实生活。“社区客厅”的建立,是香港聚焦扶助劏房户的措施之一。走进位于深水埗福华街的“社区客厅”,近800平方米的空间加上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淡雅温柔的配色,令人身心放松。

  “这里的开放时间是上午11时到晚上10时。使用者要符合规定的家庭住户每月收入限额,还须为劏房户且至少一名住户为香港居民,同时满足这三项条件就能申请。”负责营运“社区客厅”的九龙乐善堂总干事刘爱诗说。

  启用短短一个多月,“社区客厅”就收到来自超过180个家庭的使用申请,其中110个符合申请要求成为会员。

  梁婉宁一家三口人住在深水埗一户约15平方米的劏房中。她说,平时在家,我们同时站着都嫌拥挤,这里宽敞的环境让我们打心底地轻松了不少。

  几年前,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小梁起居,梁婉宁辞去了服装零售的工作,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她无力负担儿子额外的辅导班费用。“我没读过太多书,所以当他写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只能在旁着急。”她颇感无奈。

  来到“社区客厅”,有大学生义工现场帮孩子们指导功课,总算缓解了梁婉宁的焦虑。平日下午4时左右,学生们陆续来到“社区客厅”接受作业辅导,义工们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

  “他在这里能交到很多不同年龄的朋友,不仅锻炼了社交能力,性格也变得更开朗。”梁婉宁感谢义工们帮助儿子解决学业难题的同时,还帮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梁希望长大后也能成为像哥哥姐姐们一样优秀的大学生,帮助更多和他一样有需要的小朋友。

  纾压温暖人心

  除了能帮助孩子学习,“社区客厅”还让梁婉宁感叹自己来到这里后变得更爱生活了。

  实惠的自助洗衣和干衣设施让她免却手洗之苦;隔三岔五举办的甜品教学活动,让一直苦于没条件学习制作甜品的她终于得偿所愿;这里设备齐全的厨房,更是让热爱烹饪的她有了更好发挥厨艺的机会。

  宽大的厨房里,摆放着多个砧板、刀具以及琳琅满目的调味品;电饭锅、电磁炉、餐具等也一应俱全。

  “这条鱼很新鲜,在哪里买的?”“可以教我怎么煮这道菜吗?我下次也给我家小孩做。”梁婉宁和其他正在使用共享厨房的妈妈们愉快地交流着。

  她说,自己以前时常因育儿和生活等多方压力感到不堪重负。和“社区客厅”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妈妈们交流,有时几句简单的安慰和建议,能给予她很多温暖与力量,成为缓解压力的一剂良药。

  “有些居住在劏房里的妈妈,会因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物质环境感到内疚,这很不利于她们的心理健康,长此以往也会引发一些深层的社会问题。”刘爱诗说。

  她曾遇到过一位单亲妈妈,因为长期生活在压力下,失去了对生活的动力,最后竟想带着孩子轻生。“好在我们通过跟她交流,及时发现苗头,一步步引导帮助她发挥所长,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共建美好香港

  特区政府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开展解决长远劏房问题的调研,同时提出“社区客厅试行计划”,贯彻政、商、民合作方式,致力改善劏房户的生活社区环境。

  深水埗的“社区客厅”由特区政府牵头推动,并向关爱基金申请拨款作营运经费,九龙乐善堂负责营运,场地则由信和集团和黄廷方慈善基金免费提供,项目为期3年。启用以来,平均每天接待超过150位使用者。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说,希望汇聚政、商、民三方力量,做好各个精准扶贫项目。“如果整个社会都能以心相交、互相帮助,崇尚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一个美好香港就应运而生。”

  在“社区客厅”,每当看到年纪大的同学帮助年纪小的孩子,教他们读书、带领他们玩耍,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来到这个共享空间后开始互帮互助……刘爱诗总会感叹,这种精神正是香港最值得骄傲的。

  傍晚时分,待丈夫下班,梁婉宁把煮好的晚餐端到餐厅,唤回了写完作业后和朋友们在客厅里玩耍的儿子,饭菜的香气缓缓飘散在“社区客厅”中。“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温暖的家的味道。”她说。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郭辛)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