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09:23:31 来源: sp20241205
四川省成都市人口数量多,城市文化多元。成都市委政法委近年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强化组织协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解决百姓点滴难事小事,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截至目前,成都市共建立各类纠纷调解组织6610个,登记调解员39973人。2022年以来,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22.7万余件,化解22.3万余件,化解率达97.9%。
深化网格微治
在彭州市朝阳中路社区,有一支朝阳“孺子牛”流动微网格服务队,他们平均年龄50岁,由党员、退役军人、陪审员等组成,在社区内来回穿梭,化解着大事小事。
2022年1月,兰庭丽景楼盘9间商铺共用水管爆裂。商家们由于在漏点探测费、维修费、水费如何分摊等问题上争执不下,导致爆管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孺子牛”队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调解。经过5天的艰难调解,爆管问题得到解决,商家们握手言和。
朝阳“孺子牛”是成都将“微网实格”治理工作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的一个缩影。
成都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已构建起“社区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的精细化网格组织架构。“微网格共有12.4万余个,选配微网格员超14万名。依托微网实格夯实治理底座、全覆盖走访、多层次发动、多元化调处、面对面沟通,切实做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网格。”该负责人表示。
引导群众自治
上午八点半,在青羊区府南街道同德社区,3支广场舞队伍早早来到社区广场,在各自的“地盘”内跳起舞,路过的居民偶尔也会跟跳一段,其乐融融。然而,曾经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广场舞噪音曾是同德社区积累已久的矛盾,广场舞队伍也常常因为占位置和音乐互相影响问题发生过争执。”同德社区党委书记彭超说。
如何破局?同德社区通过搭建自治平台、培育法治观念、推动共治共享等方式,引导矛盾纠纷解决。“现在我们接到的噪音扰民投诉已经从最初的每天五六十起下降到如今的每月三四起,基本实现了矛盾纠纷不出社区。”彭超说。
此外,同德社区创新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场景,专门开发小程序,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网上收集和快速处置工作,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推动行业善治
道路干净、景观整洁,走进武侯区团结社区团结小区,记者切身体会到了物业服务提升带来的变化。团结小区修建于1998年,是武侯区最早的农转非拆迁安置小区,是典型的“三多三低”小区。团结社区党委以导入信托制物业为契机,探索“院落党支部引领+自治小组决策+物业管家服务”的小区治理新机制,变小区管理为小区治理。
“信义治理是我们升级改造的核心。”团结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物业公司由公开招投标和小区居民全体投票表决产生。物业开始工作后,与小区党组织、院委会、居民骨干等共同编制开放式预算,并公开物业服务标准,严格按照物业服务合同所约定的等级、质量和标准进行服务。“通过信托制物业,实现了物业服务的公开透明。”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2年底,成都全市累计导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的试点小区300余个,试点小区物业纠纷同比下降95%,居民满意率大幅提升。
促进合力共治
面对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常在多地多部门之间来回跑、反复跑等难题,成都市将政务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理念主动延伸到矛盾纠纷领域,大力建设各类“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因地制宜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管理、“一窗式”办理、“一条龙”处理。
金牛区平安治理中心集成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各类治理资源于一体,实现“援、调、裁、审、执”无缝衔接,确保群众“咨询有人答、意见有人听、控申有人应、问题有人解”,成为区级层面便民利民、要素多元的“解纷驿站”。
“除了消费纠纷、道路交通、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各类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站式’解纷中心,我们还在推动区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多中心合一,打造集合多种功能、多个部门的升级版‘一站式’调解平台。”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