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专利“下书架、上货架”(微观)

发布时间:2024-12-29 09:32:28 来源: sp20241229

  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多少“沉睡专利”可以唤醒?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截至去年11月,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合计拥有国内超过1/4的有效发明专利。但其转化率偏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项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6.7%,科研机构和高校分别仅为13.3%和3.9%。

  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专利质量,一是政策激励。从质量上看,有的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目的主要是结题验收、职称评定、申报奖励等,很难将其产业化。从政策角度看,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激励不足、科技中介服务市场不够发达、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不愿转”的顾虑尚未消除,“不会转”的现象比较普遍。当前,中小企业专利技术获取难问题有待破解,加大力度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率,既有空间,也是现实需要。

  “沉睡专利”市场价值有差别,摸清家底才能精准施策。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进而建立市场导向的存量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跟踪反馈机制。这有助于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好对接市场需求,推动更多专利“下书架、上货架”。

  唤醒那些有价值却被闲置的专利成果,要强化机制建设,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引入大数据等技术,精准匹配供需,以多种方式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取得积极成效。有的高校建立专利开放许可供给目录,有的采取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将专利授权给企业使用。2022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吸纳6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以及1500多家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参与,截至去年底,达成许可超过1.7万项。探索多样化、差异化推广措施,优化职务成果转化管理模式,完善专利转化容错和收益分配机制,才能增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其专利产业化水平。

  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提升专利质量是关键。一方面,要加快实施专利申请前评估,筑牢专利质量的“大坝”,挡住那些偏离保护创新创造初衷的专利,保留高质量、有转化前景的专利。另一方面,要强化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引导创新主体在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上下更大功夫,并匹配政策、服务、资本等优质资源,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要严把质量关,把更有价值的创新创造推向市场,更好地造福社会。

  产业化是专利的生命力所在。我国专利存量较大,创新要素资源丰富,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的潜力,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打通专利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定能让创新的涓涓细流汇成奔涌的大江大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2日 05 版)

(责编:白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