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汉学家 | 北马其顿汉学家冯海城:当前中国比西方还“现代”,比西方还“酷”

发布时间:2024-11-18 14:30:01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社 北京12月17日电 题:北马其顿汉学家冯海城:当前中国比西方还“现代”,比西方还“酷”

  作者 孙晨慧 高楚颐 史元丰

  由中国教育部主办的2023世界中文大会最近在北京召开,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参会,北马其顿的汉学家冯海城(Igor Radev)便是其中之一。

  冯海城将大量中国古典和现代著作翻译成马其顿语,同时也致力于将北马其顿的文化介绍到中国,开展双边文化的友好交流。

  近日,冯海城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时表示,关注中国更应聚焦于当代中国文化,当前中国比西方还“现代”,比西方还“酷”。他认为,当代中国文化代表着现代城市化的中国,“汉语生态系统”的打造对世界了解中国至关重要。

视频:【东西问·汉学家】北马其顿汉学家冯海城:当前中国比西方还现代 比西方还“酷”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采访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你曾译著《老子道德经》《孔子:论语大学中庸》《古代中国诗歌选》等。为何将汉学研究的重点聚焦于中国古典作品?

  冯海城:每个人都会面临时间有限和空间有限的问题。一方面,人们住在自己文化空间里,比如,我居住在北马其顿文化空间、欧洲文化空间里。学习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是突破自身瓶颈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如古代人的想法和思维跟现代人就不一样。所以说,我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就是在努力超越自己时代的有限以及思维的有限。

北马其顿汉学家冯海城(Igor Radev)在北京参加世界中文大会首届世界青年汉学家论坛。卞正锋 摄

  中国古典作品众多。我最初翻译中国古典作品时,特别关注哲学作品,比如《道德经》《大学》《中庸》等,后来我更喜欢翻译诗歌。

  每一种艺术总能分为两种因素,一种是人的意志、一种是材料。音乐的材料是声音、画画的材料是颜料,诗歌的材料是语言。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曾有这样的定义:有语言或者用语言的动物。将语言视为艺术的材料,某种层面便将人比作为艺术作品。诗歌可谓是人类最开始获得的艺术,因此,我在翻译诗歌的时候,就有一种享受的感觉。

   中新社 记者:你翻译的《老子道德经》是北马其顿文化史中第一次直接从中国文言文翻译成马其顿语的著作。你认为,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理解中国文字及文化之美?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赵孟頫书《道德经》卷吸引参观者。赵文宇 摄

  冯海城:就翻译层面而言,翻译工作者不仅是在翻译,还是在学习。我在译著《老子道德经》前,查阅了大量有关老子作品的社会背景、历史素材。如果只进行字面翻译工作,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并不能真正理解内容含义,以及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在翻译过程中,一些难懂的地方会给读者提供不止一种翻译方式,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内容含义。

  就文化层面而言,人类拥有很多文化产品。不同文化之间多多少少都有共同点。我了解到,前南斯拉夫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c)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他曾来到鲁迅的老家,看到了鲁迅转译的其他作家作品——塞尔维亚十九世纪作家拉·拉扎雷维奇的短篇小说选。可以想见,鲁迅有自己的作品,还吸收外国的文学滋养。由此可见,我们生活在不同文化圈里,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了解作品中存在的与自己国家文化的共鸣之处,这是最重要的。

  另外,不同国家的读者能够将作品内容、展现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这也是很有价值的。

   中新社 记者:你曾以《君士坦丁堡与长安之间:拜占庭在中国唐代的足迹》《汉朝及丝绸之路的开端》等为题演讲,在你看来,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同文明的交往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如何体现?

  冯海城:在我的研究初期专攻古典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历史等,后来我致力于汉学研究。而将汉学和我之前所学联系在一起的桥梁,便是“丝绸之路”。

中国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沙漠驼队。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张晓亮 摄

  伴随古丝绸之路的兴盛,沿线各国贸易往来、思想文化交流不断发展。有书里曾记载,来自马其顿地区的商人曾到中国互市,交易丝绸;《后汉书》、唐诗等作品都在各地传播。在唐代,有一种重要题材是边塞诗,它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唐代的社会历史,也写出了当时不同国家之间交流发展的场景。

  据我所知,在中国历史名著中,孙悟空是很受孩子们喜爱的,而孙悟空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很相似。如果我们顺着“丝绸之路”展开研究,会发现很多国家的历史、文学及艺术之间存在联系。

   中新社 记者:在翻译过程中,你如何处理其中历史细节、展现音律音节,以确保诗歌的准确性和表达力?

  冯海城:首先,我必须了解不同诗歌的历史背景,就像中国人知道每一首诗诞生的时代一样。诗歌里蕴藏着故事,我会试图找到故事及诗歌的诞生背景,帮助读者来理解它们。

  于我而言,将中国诗歌翻译为马其顿语,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是语言结构的转化。在印欧语系中,字母被组合成音节,词汇的构成包括多音节词、合成词等。而汉语的词汇结构相对简单,每个字一般只由一个音节组成。

  因此,对于一首五言古诗来讲,我不能将它翻译成外语并保持每句五个音节。基于此,我对五言诗进行翻译时,会将其转化为马其顿语的十二言诗。对于七言诗,我会将其转化为十四言诗。这是我用来将中国诗歌,按比例翻译成我的母语的方法之一。

   中新社 记者:2021年,你以翻译家身份成为“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创始会员。你认为当下中国古典文学对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起怎样的作用?

  冯海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合作,更是文化交流。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差异,除了语言外,最重要的是动物只考虑日常的事务,比如食物、自然环境。它们从不提出问题——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而人类社会,在文化、艺术领域留下了更多东西。

  从古至今,文学的作用是传达文化。通过文学,你可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具备的思维方式。你可以理解另一个国家、另一种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整体情况。因此,文学可谓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方面。

   中新社 记者:你怎么看在世界推广中文?中文对世界认识中国、读懂中国的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冯海城:一种语言代表某个文明的现实。古汉语、文言文代表古代中国的现实,而普通话代表各个方面现代中国的现实。

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比赛现场。俞靖 摄

  不过,在国外教汉语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使这类语言学习变得更有效率,我们应该有“汉语生态系统”。

  比如,在北马其顿学习英语的人总是在课堂外接触英语内容——在电视上、在互联网上、咖啡吧和酒吧里听到英文音乐、英语视频等。这是“英文生态系统”。人们很随意地就能体验英美文化。在中国以外,中国语言和文化缺乏这一点。

  事实上,关于当代中国,存在着很多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对许多人来说,中国约等于武术、熊猫、长城、春节、美食等。这就造成了对真实的现代中国知识的空白。这类空白往往被他国的宣传所填补。

  一些国家认为“现代”等于西方,而非西方国家只有“传统文化”“历史遗传”“名胜古迹”等,因此,如果某个国家要变成现代的,不得不盲目模仿西方。我认为,关注中国更应聚焦于当代中国文化,关注现代中国的文学作品、现代中国电影和电视剧、现代中国戏剧表演、现代中国音乐、现代中国漫画等。需要强调的是,当前中国比西方还“现代”,比西方还“酷”,比西方还代表未来。我认为这才是更有效推广中文的方式。(完)

  受访者简介:

冯海城(Igor Radev)。卞正锋 摄

  冯海城(Igor Radev),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语言文字学博士,北马其顿共和国汉学家、译者。自1997年开始学习中文并从事中文及汉学研究工作,以语言学、文字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是第十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2021)。主要译著有:《老子道德经》(2012)、《孔子:论语大学中庸》(2013)、《古代中国诗歌选》(2014)等。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