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探索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4-12-27 14:19:02 来源: sp20241227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新时代新征程,要推动优秀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保持乡村文化原真性,激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活力。以农耕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乡村文物古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承载着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无论怎样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如何设计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都应当是不变的根和魂。根深方能叶茂,只有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才能使乡村旅游发展欣欣向荣。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保持乡村文化的原真性,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展现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激发文旅融合的新动能,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品格品位,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吸引力、竞争力。用舒适惬意的乡村自然景观打动游客,用不可复制的历史和文化留住游客。尤其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乡村,必须在“保护优先”与“创新活化”之间寻求平衡。

  创新乡村文旅产品,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单一的产品形态和旅游模式已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将提供更多符合游客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为游客带来有深度、有广度的文旅融合体验。要在创新体验式文旅产品上下功夫。各地可依据乡村资源禀赋,策划组织乡村文化体验活动,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满足游客深入了解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要在创新互动式文旅产品上下功夫。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民间艺术表演、传统节庆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文化互动活动,用传统民俗拉动乡村旅游,让游客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度互动,从中获得更真实、更有深度的文旅体验。要在个性化文旅服务上下功夫。深挖地方生态、文化资源,按照个人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为游客量身定制行程、推荐当地特色活动和美食等。以更加丰富、有深度、有特色的乡村文旅体验,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促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

  构建全域文旅发展格局,谱写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篇章。全域文旅更强调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视文旅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文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需引入全域文旅理念,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一是加强乡村文旅资源的整合优化,有效利用已有资源并深入挖掘潜在资源,构建系统、完整的乡村文旅产品链。二是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牧家乐、种植采摘等;充分开发利用森林河谷、山间坝子、峡谷溶洞、激流飞瀑、地热温泉等自然地貌,发展乡村康养旅游。三是探索系统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明确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定位、目标、策略、路径等,确保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有序推进。

  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文旅融合发展共创共享氛围。乡村文旅深度融合,离不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要推动形成多方参与、共创共享的发展格局。一方面,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人民群众是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引导群众参与文旅产品和项目设计开发、旅游服务、营销管理等,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力,确保乡村文旅发展红利惠及村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作用。政府可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介等方式为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企业可通过投资、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方式为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支持。

  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特色IP。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性。一是要抓住互联网发展红利,加强乡村文旅宣传推广,拓宽传播渠道和方式,着力打造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特色IP。针对一些体验性强的特色乡村文旅产品项目,要在探索“流量密码”上下功夫,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以新颖的展现形式推动“破圈”传播。二是要抓住数字乡村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广大农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不断优化乡村数字发展环境,以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管理、服务、运营等各环节。三是要抓住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研究,揭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全面把握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探寻乡村文化旅游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加快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努力打造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建军系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教授)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