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7:45:39 来源: sp20250108
“我们现在恢复正常营业了,老员工都回来了,还新招了50多人!”前不久,蓝天公司负责人刘文军(化名)兴奋地对前来进行案件回访的法官分享他的喜悦。
作为全国6家拥有农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蓝天公司具有13个农药品种生产等多项宝贵资质,但因发展过快,公司资金链断裂,出现债务危机,最终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法院探索创新“存续式”重整模式,一次性引入投资8000万元,帮助这家公司“破茧重生”。
执破融合
蓝天公司成立于2011年,由于前期投入多、后期融资未及时到位,新建的生产区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建成投产,公司经营陷入恶性循环,被多名债权人起诉至洪泽区法院,涉及的多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到了法院我才知道蓝天公司负债累累,这货款能不能拿到,我心里也没底。”一名蓝天公司的供货商谈起诉讼经历,语气中透露着担忧。
执行过程中,执行局承办法官李婕发现蓝天公司已具备破产条件,考虑到其经营市场潜力较大,相比于破产清算,公司更具挽救价值,如果仅通过执行程序处置相关资产,可能损害其他潜在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随后,李婕立即联系民二庭跨部门联动会商,召开蓝天公司执转破衔接研讨会,分析研判案件情况。最终,申请执行人同意将蓝天公司移送破产重整审查。
“洪泽区法院在深化‘执破融合’工作中,充分考虑公司自身行业优势及挽救价值,引导企业适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全面解决企业债务危机,实现困境企业‘破茧’重生。”洪泽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鲁海军表示。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刘文军多次向法院表达想要保留公司的意愿,希望可以在管理人的协助下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全力筹资分期偿还债务。
洪泽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民二庭庭长陈书敬谈及该案:“在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下,我们发挥执行与破产两种程序的叠加效应,变‘单兵作战’为‘合力攻坚’,引导申请执行人将案件转入破产清算审查,合理运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执行中止、保全解除、停息止付等制度,有效保全企业营运价值,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引资重整
公司破产看似是遇到了无法度过的危机、走向消亡,但破产同样是公司“破茧重生”的机遇,若能引入合适的投资人,蓝天公司或许可以实现产能升级、继续经营。
为尽快解决重整工作中出现的难点,提高破产案件办理效率,进入破产程序后,洪泽区法院联合破产管理人对破产企业债权债务进行梳理,充分发挥府院联动信息共享机制作用,通过“法院主抓﹢府院联动﹢债权人自治﹢管理人实施”四位一体模式,促成债权人达成一致意见,表决通过“存续式”重整计划,对企业主体、资质进行整体打包,招募新的投资人。
“‘存续式’重整模式,就是保留公司的法人资格,用减免债务、延期清偿等方式处理债务问题,同时通过调整公司管理决策、改善经营水平、核减或增加注册资本等措施来进行重整,让公司起死回生。”承办法官介绍道。
企业重整能否成功,重整投资人是关键一环,其本身综合实力、生产营销能力、重整投资方案等,不仅影响到债权人权益能否得到保障,还涉及重整企业未来的实质走向。
洪泽区法院利用“破产资产库”平台,发出破产重整投资人竞选通知,将蓝天公司的宝贵资质“待价而沽”,吸引重整意向投资人,并将该公司资产及时推送至政府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同时在淘宝、京东、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等各大平台发布招募信息。
“我们都知道蓝天公司相关资质的价值,相信这一轮新的投资可以让蓝天公司破局新生。”一家意向投资人、某新能源公司负责人对蓝天公司破产重整充满信心。
2024年4月,蓝天公司“重整投资人资格”以承诺托底金额6500万元为起拍价,在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进行公开拍卖,最终以8000万元的价格成交。经过综合评比和债权人会议表决后,最终该新能源公司被确认为重整投资人。
“没想到这么快就领到了经济补偿金,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蓝天公司员工激动地说。
在洪泽区法院和破产管理人的指导下,经过多轮沟通协商,重整计划草案获批准,蓝天公司资质得以保留,普通债权人受偿率提高至14.6%,近百名员工不仅拿到了经济补偿金,还保住了“饭碗”。
惠企纾困
“最近企业经营状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前不久,洪泽区法院法官联合破产管理人对蓝天公司进行重整后回访。在回访过程中,法官了解到重整后的蓝天公司经营可谓一日千里。但欣欣向荣的背后,却有着企业重整后面临的信用修复困难问题。
为此,洪泽区法院制定企业信用修复“暖企”实施意见,全面梳理纳失企业名单,分类采取撤销、删除失信信息,对发展前景较好的失信企业尽力促成和解,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帮助,并在融资时出具信用说明书,2024年以来,共为134家纳失企业修复信用。
此外,该院针对企业经营中易发多发的矛盾纠纷,健全法律体检机制,量身定制司法“服务套餐”,设计涵盖9大类68项风险要素的企业法律风险体检表,实行法官挂钩企业,2024年以来,对19家重点企业开展“啄木鸟”式法律体检,向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21件,解决法律问题43个,成功帮助9家企业及时走出低谷。(贺志安 费苏皖)
(责编:温璐、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