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1:07:48 来源: sp20241118
央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杨雪 张东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要问这个冬天中国哪些城市最火?“尔滨”绝对算一个!当冻梨、早市、搓澡、铁锅炖等挨个火出了圈,有人发现,又一座东北城市——沈阳,正在成为新一轮的旅游热门地。
近日,某平台发布的《2024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龙年春节假期,沈阳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818%,沈阳不仅成为国内诸多游客欢度龙年春节的重要目的地城市之一,而且与上海、北京等城市一同上榜外国游客热衷的国内目的地城市前10名。本已火热的东北旅游再添新柴,这“泼天的富贵”如何城城相传?
早市被称作“城市最开始苏醒的地方”,也最能展现一座城的活力。天刚蒙蒙亮,沈阳市沈河区的小河沿早市里,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油条,香喷喷的大锅炖酸菜,甜甜蜜蜜的冻梨……各家摊位前除了本地居民,更挤满了天南海北的游客。
北京游客:我觉得这里的人太热情了,而且菜特别好吃,打包一些杀猪菜,拿回北京。
商户:期待你再次来到东北,沈阳人民永远欢迎你“回家”!
北京游客:好,拜拜!
商户:提前祝过年好!
已有近200年历史的沈阳小河沿早市,在这个冬天,不仅是周边居民采购食材的好去处,更一跃成为这座城市的新景点。
小河沿早市现场负责人霍涤非说:“70%至80%都是外地游客,本地人都给外地游客让道了。周一至周四平均每天客流量在一万人左右,周末开始就得达到两三万人,节假日能达到四五万人。和以前相比,客流量增加了两倍到三倍。”
价格实在、货品新奇,这里容纳了东北特色的农副产品和生活元素,借着网络传播的东风,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很多游客边逛边吃,走到冯雪的摊位前就已经吃不下了,为了不让远道而来的外地朋友留下遗憾,冯雪想到了好办法。
冯雪说:“他们从那头一直吃过来,然后说‘我想尝一尝东北特色菜’,我说‘那我就给你盛一碗汤’。汤是精华,是大骨头熬的,免费给大家盛。这不仅是一碗汤,更是我们东北人火热的心。”
小河沿早市如何成了火爆社交媒体的景区?沈阳市沈河区万莲街道党工委书记史宏伟认为,提升游客体验感,规划布局是关键。
史宏伟表示:“商户原来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车在道路边一停,就把货卸在路边。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把所有的车辆清理出市场,找到一个集中的空间存放,这样摊位与摊位之间的距离就进一步缩减了,主干道显得更加宽敞。”
近400米长的早市,原本只能容纳300多个摊位,改造之后增加到了500多个。空间有了,早市的商品也要丰富,“东北三明治”“巧克力味油条”等特色小吃在各个摊位上新,游客每走几步就会有新发现。
史宏伟说:“人流量就是最大的商机,每户收入都有所提升,业户群体自觉形成了‘我们要珍惜小河沿集体荣誉’的意识。首先是诚信经营,保证物美价廉,第二就是服务,保证每一位消费者都有很好的体验。”
逛完早市,吃饱喝足,很多游客都会选择到距离小河沿不到两公里的沈阳方城逛一逛。去年“十一”前夕,方城景区经过改造后全新亮相,让有着近400年历史的沈阳故宫和中街焕发新生。寒冷的冬日里,在中街吃上一口冰凉的雪糕,甜在舌尖,化在心里。
沈阳某冷饮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窗口售卖的雪糕,在元旦假期能达到单日破万只的销量,这是以往在淡季从没有过的情况。在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东北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环境下,大家也能大口吃冷饮,还能配着面包吃冷饮、就着炸串吃冷饮。我们特意把室内的温度也调高了,希望能够让南方的朋友感受到宾至如归。”
从小河沿早市到沈阳方城,如果说游客在“吃”上已经把体验值拉满,那么棋盘山上的沈阳国际冰雪节和迎春灯会绝对要再给沈阳之旅“上大分”。元旦前夕就已开启的2024沈阳迎春灯会以关东影视城建筑为依托,将彩灯与影视城内建筑、演艺表演舞台巧妙融合,70余组各类大型、超大型灯组,3万余盏花灯,共同打造出沈阳灯会布展规模最大、灯组数量最多的一届超级彩灯盛会。关东影视城市场部部长徐黎明觉得,面对这个冬天沈阳文旅的火热,主打一个“听劝”。
徐黎明表示:“有游客说在我们东北旅游,尤其像在影视城看灯的时候会冷,根据游客的需求,我们开了7处暖屋,不仅可以给游客提供休息之处,里面也会有热饮、餐饮等配套性服务。也有游客说看过启幕仪式上有‘金龙’在天上飞,我们就根据游客的要求,又紧急调配了之前飞上来的‘龙’,做了一个龙凤烟花秀的表演。还有游客说来我们这里赏灯不是很方便,我们沈阳文旅又推出了赏灯的往返直通车。很多人问有没有更多的优惠能给到游客朋友?我们决定到除夕之前,15岁以下的孩子们都免费入园。”
市场的活力来自思想观念的活力,“听劝”是沈阳文旅由上至下的“全员默契”。因为听网友的“劝”,几小时内就把“沈阳站”恢复更名为“沈阳站站”、成就了号称全国最萌地铁站名的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克斌,这几天也在全国各地的网友中混熟了脸。社交媒体平台上,对于热心市民和游客的每份“喊话”,刘克斌都真诚地回复“马上安排!必须办!”刘克斌告诉中国之声记者,在他看来,“听劝”是网友充满爱意的调侃,更是文旅人该有的态度。
刘克斌表示:“大家都知道,入冬以来,沈阳的旅游热度不断提升,大量游客进入到这座城市,实际上是对我们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一种检验。一座城市的服务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正确的态度是什么?不是视而不见,也不是遮遮掩掩,而是及时改进,迅速反应。网友看到了这样的回馈,他们就觉得沈阳这座城市是可信赖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真诚是能够打动人心的。‘听劝’实际上也是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更好的一种承诺,只有把游客捧在手心里,游客才能把这座城市放在心坎上。”
前两天,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给沈阳市民的一封信中写下了带着“东北口音”的倡议——“诚信待客、贴心服务、有求必应,咱沈阳人必须滴”“用咱沈阳人妥妥的幸福、满满的爱,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客(qiě)们去感受什么是‘流连忘返,还是沈阳’”。刘克斌坦言,只有把游客真正当客(qiě),才能让游客真正“愿为一景赴一城、愿为文化赴一城、愿为暖心服务赴一城”。
刘克斌介绍:“沈阳市开设了12345-9‘迎客(qiě)专线’,进一步畅通来沈游客对我市提出意见建议和诉求的渠道,让游客感到更加放心、安心和舒心。所有的问题,比如交通的问题、市场的问题、景区的问题等,都会通过12345-9转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文旅局也设置了专班,一个是12345-9,一个是我的社交媒体账号,都会常态化来听网友的意见。”
不太远、不太冷、不太贵,这些都是冬季来沈阳旅游的突出优势。在春节假期,这些优势或许也将持续成为沈阳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因素。在辽宁大学商学院旅游系科研主任、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后王海弘教授看来,从哈尔滨到沈阳,旅游热度的城城相传,实际上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王海弘表示:“这么多年一直在提东北振兴,其实这是大的环境和背景,各行各业都在发力,大家拧成一股绳、憋着这口气。在冰雪旅游方面,东北三省持续地进行冬季文旅的创新,经过多年的积淀,到今年再加上一点运气,在这个关键节点,眼球经济就起来了。不是突然爆火,而是天时、地利、人和。”
这一波文旅“泼天的富贵”,沈阳稳稳地接住了。但当旅客旺季过去,沈阳又要如何继续拿出足够的力量与热情,持续地留住这份“富贵”呢?王海弘认为,实现“短红”变“长红”,要完成从资源到产品的一跃,更要做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和赋能。
王海弘表示:“如果不局限于冰雪旅游,沈阳还是做了非常多存量的盘活和增量的创新,这都是我们看到特别欣喜的地方。沈阳不断用互联网思维做文旅、做文化景区、做街区消费,包括场景打造。同时我们还应该有全局性的思维,不光是‘文旅’,一定是‘文旅+’,要把相关产业带动起来,比如冰雪旅游的装备制造业,包括自主品牌的研发和生产,这就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繁荣,而东北又有这样的工业基础。让文旅搭台、产业唱戏,才能让目的地经济真正全面地发展起来。”(央广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