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港口建设有序推进 “碳”寻低碳运输方式

发布时间:2024-11-27 09:34:46 来源: sp20241127

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巨轮靠岸即可接入电缆享受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一辆辆纯电动换电重卡在港区穿梭自如……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港口建设正稳步有序推进。

过去,船舶靠港期间主要利用燃油发电满足船上的通讯、照明、生活等电力需求,这也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碳”寻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强调,推进港口岸电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岸电服务水平和岸电使用监管能力。鼓励“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及设备迭代升级。推动码头运载设备电动化,提升新能源水平运载设备比例。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指出,加快淘汰老旧船舶,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应用,加快港口供电设施建设,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多地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一艘艘集装箱货轮在泊位上充电,一辆辆纯电动重卡在换电站排队换电。

工作人员使用电缆对靠泊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上的货轮进行充电。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使用电缆对靠泊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上的货轮进行充电。受访者供图

“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岸电项目共覆盖15个泊位,最大供电容量16.43兆伏安,每年可为靠港船舶提供岸电供电服务3000艘次,可实现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减排量达95%以上,减排量1168吨,可替代燃油量为7980.8吨,可减排二氧化碳量25830吨,为靠泊洋浦港的船舶直接节约燃油成本2000万元以上。”国电投(儋州)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科一表示,纯电动重卡换电站项目建设规模1250兆伏安,配套36辆纯电动换电重卡和43套重卡电池箱,配置8台150千瓦充电机,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辆重卡的换电,每年可减少燃料量214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00吨,节约成本约1670万元。

同样的情景也在万里之外的天津港上演。目前,天津港已实现全部集装箱、干散货泊位岸电全覆盖,自有船舶100%使用岸电,来港船舶岸电100%应接尽接。其中,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是全球首个100%使用风电、光伏等绿色电能且自产自足的“零碳”码头,通过多台风机发电和全国港口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由“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绿电自主供应。

在内河航运方面,在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沙湾水域,坐落着长江干流第一个水上综合服务区——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靠泊该服务区的货轮,通过岸电系统直接取电用电。

“该服务区应用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岸电等绿色技术,以电能源代替燃油,通过船电宝、岸电桩、T型箱等方式为待闸船舶供电,大大减少了各类气体排放。”三峡待闸锚地管理处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清洁低碳用能体系,大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航线、重点船舶靠港使用岸电。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目前,长江经济带15000余艘运输船舶受电设施已完成改造升级,沿江主要港口岸电设施基本覆盖。2023年1至9月,长江水系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累计76.9万艘次、9094.5万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39%、67%。

业内人士表示,港口是能耗大户,在“双碳”背景下,绿色转型成为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下一步,要推动以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为核心的港口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以终端用能电力化,电力来源绿色化为重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多能互补的港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推广应用,力求港口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有条件的港口实现清洁能源自洽。

(责编:王连香、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