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4:38:48 来源: sp20241119
台词“出圈”引发文旅联动,《玫瑰的故事》座谈会研讨创作成功经验
跨界传播打造京产剧“金名片”
本报记者 李夏至
一部《玫瑰的故事》,不仅让亦舒作品改编成了热门题材方向,而且与北京文旅跨界联动,更是成为京产影视与北京文旅的“活名片”。7月8日,围绕该剧成功的创作经验,京产剧《玫瑰的故事》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剧集话题火爆带动文旅消费
《玫瑰的故事》是2024“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是北京市广电局与朝阳区联合启动“拍摄服务朝阳先行计划”以来在京拍摄的首部电视剧,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播出后,多次位居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同时段排名全频道第一,酷云直播收视率峰值超越《繁花》。“北京文旅告诉你北京到底有谁在”等超过500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主话题“玫瑰的故事”在微博累计阅读量达38.2亿,在抖音累计视频播放量达381.9亿次,与40余个品牌实现商业合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据介绍,剧中“北京到底有谁在”的台词被北京高校、各区文旅、高科技企业等多个官方账号剪辑转发,国外一些城市也借此机会宣传文旅。该剧在北京取景覆盖13个区112个点位,剧中出现的地标性点位成为热门打卡地,剧中同款及联名的服装、饰品、咖啡、花卉、美妆等商品更是被抢购一空。目前,《玫瑰的故事》被翻译成7种语言,将在全球十余家平台播出。
主创投入真情实感塑造人物
《玫瑰的故事》制播方和主创代表在现场分享了作品创作的幕后故事。编剧李潇表示,剧版创作都是先立人物后有故事,为此她翻阅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希望按照人格发展的丰满和健全程度塑造不同的人物”,并期望通过这部剧表达一个很朴素的想法,那就是“人要勇敢地去付出爱、接受爱,要积极生活,不能惧怕受伤害,最重要的是受过伤之后还可以再爱”。
该剧主角黄亦玫的饰演者刘亦菲认为,玫瑰之所以是玫瑰,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她的“刺”,“作为创作者我把这个‘刺’理解为她的变化和不变。她的痛、她的坚持和叛逆,甚至可以说有疯狂的那一面。总之,灵魂深处那些难以言表的东西都是她的‘刺’。既然这个‘刺’是从她自己身体里长出来的,我觉得就是有说服力、有力量的。”她通过靠近角色、学习人物来完成对黄亦玫的塑造,“我一直问自己,人物为什么要这样生活而不是别样?我也一直对她的生活进行学习,她怎么去拿笔、怎么拥抱爱人、怎么绝望、怎么坚强,我希望让这些人物的气息和情绪流淌出来,因为我认为真情实感是最有力量的。”她直言自己在看剧的时候也和普通观众一样,被人物鼓舞和激励着,“她不是一个平面的完美的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在一段段感情和人生选择中照见自己。如果说一本出色的小说是用文字描绘出世界和读者交流,那演员就是用自己作为容器和载体,用感情的线和情绪的线和观众交流,这很神奇。”
该剧制片人郑中莉透露,剧组之所以选择北京为《玫瑰的故事》主要拍摄地,“主要是因为北京有一线大都市的现代气息,又有古都的浪漫气质。为了呈现剧中爱情的桥段,我们结合剧情选择了多处北京地标建筑,如后海、中国大饭店、北京钟鼓楼、鸟巢、798园区、首都机场等,营造年代意境和氛围质感。”
实现京产影视精品突破创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玫瑰的故事》是“北京大视听”品牌的一部标志性作品,它表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城市,有能力为世界奉献出有北京精气神的作品。该剧具有浓郁的北京情调,是具备“京情文艺”鲜明特色的作品,具有当前社会变迁的认识价值。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看来,该剧在“感情充沛的背后有思想性的探索,表达了主创对当代女性人生价值和情感内涵的一些主张,触及到当代女性深层次的情感空间”。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认为,这是一部有立意高度、有内容深度、有情感温度、有话题热度的优秀作品,不仅成功实现了京产影视精品的突破创新,还成功做到了以文化促消费,值得后续作品学习借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将着力为精品涌现营造良好的生态,讲好新时代奋斗史;挖掘“影视+”深度价值,发挥剧作多重效益;以首善凝聚温度,激发澎湃创作动能。
(北京日报)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