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萧放:“东风夜放花千树”,元宵灯火如何映古今?

发布时间:2024-11-05 14:07:09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社 北京2月23日电 题:“东风夜放花千树”,元宵灯火如何映古今?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

   中新社 记者 高凯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东风夜放花千树”,从古至今元宵节不仅是团圆和欢乐的象征,也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节日。

  元宵节有着怎样的起源,元宵灯火如何映古今?如何看待元宵节的标志性节日符号在海外的传播?元宵节的延续有着怎样的变化趋势? 中新社 “东西问”近日专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请他解读元宵节的昨昔今日。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元宵节是一个历史悠久、元素丰富的传统节日,其起源是怎样的?

  萧放: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民俗大节,实际上也是春节的组成部分。据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举行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官”的先声。东汉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六朝隋唐时期,正月望夜的灯火愈烧愈旺。

  

2016年2月22日,元宵节,三亚南山寺全体僧众举行祈福法会。陈文武 摄

  当然,元宵节俗形成的真正动力还在于它的时间点。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观察月相变化,对其阴晴圆缺十分关注。所谓“上元节”,是农历一整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古人充分利用这一特殊节点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中新社 记者:几乎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与“吃什么”“怎么吃”联系密切,对于元宵节的节俗美食,您有怎样的认识?美食背后承载着怎样的故事与情感?

  萧放:华夏大地地大物博,美食文化深厚多样。中国人开始吃元宵和汤圆的确切时间可能无从考证。在唐朝时已有元宵吃“油画明珠”的故事记载,到了宋代,元宵已成为这个节日很普遍和固定的饮食习俗。

  在美食文化的体现上,元宵节的南北共通性非常高。总体来说是北方元宵和南方汤圆占绝对主角,尽管因为饮食习惯、传统物产不同,南北方在馅料上有不少不同之处,但基本形态、吃法是差不多的。

  这背后的原因,与大江南北的人们对元宵节的文化情愫高度一致有关。无论汤圆还是元宵,都代表团圆、圆满、甜蜜、热气腾腾。大家对元宵节的情感是互通的。

  

2024年1月26日,浙江杭州,小朋友品尝汤圆。王刚 摄

   中新社 记者:应如何理解“闹元宵”的“闹”?有人说元宵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萧放:“闹元宵”的“闹”字有多个维度。一是人,元宵之夜,人们讲究出门看灯、看舞龙舞狮、看热闹的人群。在古代,就连平时活动受到很大约束的女性也被允许在元宵节这一天出门,参与到节日的“闹”当中。

  另一个是感官上的“闹”,视觉上元宵节的花灯毫无疑问是热闹红火的,听觉上,无论是锣鼓、舞狮舞龙,还是各种民间的表演,这些元素事实上全是为了烘托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的节日气氛,鼓舞人气。

  

2024年2月7日晚,“非遗中国龙”灯组在四川自贡亮灯。张浪 摄

  春节处于冬春交替之际,整整一个冬天,大地是沉默、肃杀、寒冷的,草木也处在蛰伏状态。春节意味着人们迎来又一年的生机,然而此时寒意未消,元宵节的“闹”,就是要给将要到来的生机加把力,人们愿意在这样的节日里通过集体的力量、情绪的积累,与春的生命一起,将大地唤醒。人们有时会把元宵节的灯叫做“春灯”,也是源于此。

  元宵节也确实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有“狂欢”性质的,仅举有关北宋司马光的一个故事为例。元宵夜,司马光的夫人盛装打扮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司马光虽个性古板,但这个故事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呈现了元宵节这一天确实不一样,是热闹游乐的日子,大家不再按照日常生活的节奏度过。

  

2024年2月2日晚,重庆铜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的火龙表演精彩上演。何蓬磊 摄

   中新社 记者:吃元宵、吃汤圆、赏灯、舞龙舞狮等,都是元宵节标志性的节日符号,它们承载着怎样的文化价值?怎么看这些符号在海外的传播?

  萧放:我认为这些节日符号极具意义,有着高度的共通性,可感可见,直观,也有冲击力。从海外传播的角度看,通过对极具符号化的节日传统的切身体验,人们更容易产生相关的感性认识,这是开启从了解到理解的一条很好的路径。

  几乎所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符号都饱含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和谐平安的向往、对国泰家和的追求。元宵节尤其强调群体的和谐,人们之间互相交流、交融的状态,也是社会性的体现。

  通过这些传统的节日符号,也很容易感知到中国人的心性、情感和价值观。比如元宵节,团圆自不必说,猜灯谜等文字游戏充满智慧,灯会、舞龙舞狮喜庆热烈,展现出充满生机的力量感。

   中新社 记者:“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在您看来,元宵节的延续有着怎样的变化趋势?

  萧放:元宵节从最初农业社会祈求丰收幸福的仪式性活动,到后来城市生活发展之后,开始逐渐形成灯会等习俗,从而固定为一些重要的节日表演,再到因其“狂欢”性质而具备更多社交游乐的属性,比如元宵节甚至还被称作“情人节”,是古代青年男女难得的交流机会。

  

2024年2月7日晚,江苏南京,年轻人手持鱼灯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夜游灯会上拍照。泱波 摄

  从节俗延续的角度看,元宵节有变有不变。变的是过节的具体形式,但人们对于情感的追求,对于“新的开始”的向往而生出的那种力量,构成了元宵节的情感内核,我认为这一点一直没有变。

  未来,节日习俗也许还会跟随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但不变的是中国人对人情的温度,对大自然的感情,对时间的思考,这是一种保持在内心的积极态度。

  一年又一年,在明月之下的每一个元宵节,我们通过自古传承的种种仪式看到自身,与我们的过去重逢、对话,获取新的力量。(完)

  受访者简介: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第八届第九届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兼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与社会治理专委会委员、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非遗专家库成员。

  主要研究岁时节日文化、传统礼仪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社会治理等。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重大与重点科研课题,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多次获政府与行业学术奖励。荣获2022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