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资源数字化让文脉传承更久远

发布时间:2024-12-21 17:26:19 来源: sp20241221

原标题:【文化评析】古籍资源数字化让文脉传承更久远

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进一步推进古籍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水平。

对于爱书人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坐拥书城。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再次更新,其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已超10.4万部(件),目前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累计发布的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13万余部(件)。这意味着,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轻松“坐拥书城”了。不必说古人从未享有过如此丰富的典籍资源,即便是几十年前,这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没有公共图书馆的年代,一家一户所能拥有的藏书是有限的。有“南国书城”之誉的宁波天一阁,最盛时藏书总量不过7万卷。清乾隆年间以举国之力纂修的《四库全书》,收书也只有3000多种、7万余卷。况且,那些书或隐于私宅或藏于秘府,普通人难得一见。在有了公共图书馆而古籍没有数字化的年代,借阅古籍虽然便利了许多,但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学人都有过奔赴异地图书馆寻书的经历,耗时耗力耗钱不说,求书而不得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

古籍是文物,需要得到妥善保护,使其传之久远。如果古籍被频繁借阅,脱离书库恒温恒湿的环境,加之光照、手触等影响,就难免加速老化、损坏。与此同时,古籍也是古代知识、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得到充分整理、研究、利用,使其彰显时代价值。换句话说,书是用来读的,如果只摆在书库里,就算保存得再好,也无法体现其价值。

长期以来,如何平衡好古籍收藏与古籍利用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人们。数字化为解决这个矛盾提供了契机:只要经过一次扫描,一部古籍的基本样貌、文字信息就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实现广泛传播。过去的“独家秘籍”,如今人人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了,这不能不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给当代人的福利。

当然,书多了,并不等于读书的人多了,也不等于我们读的书更多了。在获得“坐拥书城”的满足感之后,人们还需要通过阅读真正享受读书的快乐。

从大众阅读的角度来说,海量古籍影像资源的公布只是一个“基础工程”,仅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置身于茫茫书海之中,很多普通读者其实无法游弋自如。面对一页页繁体竖排、没有分段和标点的古文,读什么、怎么读都是极为现实的问题。对于学界来说,“中华古籍资源库”规模虽然已经很大,但尚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的需求,有的学者希望其所关注的文献尽早公布,有的学者呼吁公布更多彩色图像以更好还原典籍原貌,有的学者期待古籍数据库能够实现全文检索而不只是公布图像……在“基础工程”不断推进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更为细分的古籍数据库以满足大众读者及专业人士的需要。

人们常说“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因为一部部古籍,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历史,认识了我们的文化,找到了我们的精神血脉。近些年,除了“中华古籍资源库”持续更新,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社会团体、热心人士都各尽所能建设了各种类型的公益性古籍数据库,使公众能够更为便捷地共享我们民族的精神遗产,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浸透在一个个字符之中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则体现在对古籍长久而持续的阅读与思索之中。

(作者:杜羽)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