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25项具体任务聚焦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24 14:28:40 来源: sp20241124

  二十五项具体任务聚焦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 

  基础设施“加数” 航运发展“提速”(政策解读)

  作为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是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并提出25项具体任务,助推我国航运业数字化发展。

  我国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进展如何?进一步提升行业智慧化水平应从何处发力?记者进行了采访。

  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智慧船闸总体技术水平等位居国际前列

  东海之滨,岸线绵延。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汽笛声阵阵,远洋巨轮列队入港,桥吊作业有条不紊。

  高效运转,得益于智能改造。步入梅东公司大楼,一座数字化港口清晰显示在可视化系统大屏上:3公里外,50多米高的桥吊驾驶室内空无一人,只需“远控大脑”下令便能轻松抓放箱体;黄色图标对应的堆场集卡,则可通过“5G+北斗”实现实时调度。

  “2016年开启智能化之路以来,梅山港区一步一个脚印。”宁波舟山港负责人介绍,如今梅山港区已拥有全球最大规模远控自动化设备集群,能够支撑千万箱级码头作业;预计今年6月,由国家电网浙江电力投建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将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绿电智慧化将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视线西移,黄金水道上,长江干线2688公里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汉江、赣江、信江等支流2051公里航道电子航道图已建成……方寸绘大江,手掌纳山河,数字化有力支撑长江航运发展。

  从点到线及面,“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一些领域已实现‘领跑’。”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说。

  看港口,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保持领先。目前,我国已建成18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建(含改造)自动化码头27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国际前列。同时,全面掌握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全链条的关键技术,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自动导引车、无人集卡等智能运输设备率先投入应用。

  看航道,数字化、智慧化进程不断加快。智慧船闸总体技术水平位于国际前列,通航调度、安检、监测、运维、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已建电子航道图里程达1.7万余公里,发布里程超5700公里;部分内河高等级航道可实现航标、水位、航道工作船等基本要素在线快速采集和自动化、实时化、立体化监测。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港口生产、航道养护等智慧化

  在上海港,货物装卸已全部实现远程操控,自动导引车等智能运输设备得到规模化应用;在黄骅港,堆取料机、翻车机实现远程控制,抓斗门机等自动化改造也逐步应用;在西江航运干线、嘉陵江等跨省份航道,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部分港口和航道的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总体生产运营效率仍有待提升。”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说,“从全国来看,各地区港口和航道智慧化水平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港口为例,上海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等国际枢纽海港的智慧化建设进程相对较快,但相当一部分沿海港口还有差距,内河港口智慧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总体与上述港口差距更大。

  针对上述问题,《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港口和航道发展条件及功能定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确定建设重点与路径。

  同时,《意见》明确了相关任务要求——

  在港口方面,聚焦推进生产智慧化。加快推动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等具备条件的国际枢纽海港和内河港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建设或改造,加快推动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等具备条件的干散货码头“翻”“堆”“取”“装”“卸”等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同时,推进港口岸电信息系统建设,鼓励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及设备迭代升级。

  在航道方面,重点推进养护智慧化。推动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建设完善航道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全面推广航标遥测遥控、水位遥测遥报技术应用,推进高等级航道船闸智慧化升级。

  在推进航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意见》还提出要加快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以及水网地区高等级航道智能感知网建设,提升其他内河高等级航道的限制性桥梁河段、重点滩险河段、通航建筑物等智能感知水平。

  港口和航道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水平、数据资源整合和综合治理力度有待提升

  加快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夯实数字底座是重要基础。需要通过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港口和航道的智慧化生产运营管理服务提供安全高效可靠的基础支撑。

  在大连港,通过设置多个室内外环境监测点,全面集成码头相关的水质、用能、空气质量、气象等环境要素数据,有力助推港口绿色发展。在长江航道,干线基本形成全面覆盖航标、水位、船舶、地形等要素的智能感知网,航道条件大幅提升。

  “从全国范围看,港口和航道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水平还有待提升,数据资源整合和综合治理力度仍需加大。”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说。以长江航道为例,尽管信息化推进较快,但仍存在行业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此外,航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软件功能无法满足应用需求,亟待升级完善。

  《意见》提出,推进港口和航道智能感知设备部署应用,加快重要港区和高等级航道智能感知网建设,推进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同时,提升行业数据共享水平,推动打造数据、服务、算法为一体的“数据大脑”。

  “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不仅是加快建设智慧交通的先行领域,也是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负责人表示,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下一步将推动建设一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示范项目,深化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加快推动航运数字化转型。

  韩 鑫

  (人民日报)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