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2:58:29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韦香惠)近日,消沉已久的互联网医疗又泛起了波澜。
8月20日,“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期内营收20.93亿元,同比下降5.8%;净利润6062.9万,调整后净利润近9000万,这是其港股上市六年后首次实现盈利。
但与此同时,另一家互联网医疗明星公司好大夫在线又被传出收购消息。但这次的收购方并非之前热议的百度、京东、阿里等,而是蚂蚁集团。
互联网医疗一度被资本市场看好,但从兴起、繁荣到目前的调整,商业模式始终是困扰发展的难题。
互联网医疗继续出清
平安健康的盈利并未给长坡厚雪的互联网医疗赛道注入太多信心,反倒是好大夫在线的收购消息让诸多业内人发出了感慨。
在平安健康8月21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健康董事会主席兼CEO李斗说,“2024年中期实现盈利确实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战略业务的稳健发展和运营效率提升两方面因素。”
从业绩指标来看,今年上半年,平安健康实现净利润超6000万元,调整后净利润近9000万元。尽管盈利转正,但上半年平安健康业绩表现为“增利不增收”,平安健康营收20.9亿元,同比下降5.8%。
“这个赛道已经投了这么多年了,都没跑出来模式,唯一阿里和京东那都是靠自带流量在挣钱。”一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投资人向中新健康说道。
有报道显示,过去三年中,互联网医疗领域中单个企业市值急剧缩水超过4000亿。行业企业估值从最高时5000亿到目前600亿,估值缩水约90%。
业内分析认为,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之前,互联网医疗的出清恐怕还会继续加剧。
事实上,我国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近年来屡受挫折,中国互联网医药企业赴美上市第一股的1药网已启动退市计划;曾经的明星医药电商康爱多处于悬崖边缘;春雨医生也陷入了沉寂。
国外亦是如此,Teladoc继2023年初裁员后,于今年1月再次进行裁员;联合健康旗下Optum于今年4月中下旬发布消息进行裁员;沃尔玛和沃尔格林也进行了关店和裁员。
大厂加注医药电商
作为最早一批创立的标志性互联网医疗企业,好大夫在线或许更能代表互联网医疗行业目前的处境——不卖药,还能怎么办?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坚持好大夫“三不”:不卖药、不自建线下医院、不做医疗广告,只靠医生在线问诊服务收费,但盈利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沉疴。近年来,经历融资困难、裁员、转型,最终“卖身”大厂。
中新健康记者注意到,在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中已经看到了“好大夫在线”的链接页面,相关专家信息和平台数据也已经被搬运到了频道,医生们提供的线上问诊服务主要包括图文问诊和电话问诊。
互联网大厂们一直放不下互联网医疗。除了阿里、京东、美团这些先行者们,抖音、小红书、快手也在加速押注。只不过,他们变现的发力点主要还是停留在医药电商方面。不久前的西普会上,快手发布“双百计划”——打造100个工业药企品牌标杆以及100个快手电商健康爆品。
“大厂的优势在于流量。”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习惯于靠C端流量掘金的互联网逻辑未见得能够适用于医疗行业。除了卖药以外,医疗服务的B端离不开长期投入。这种周期长汇报慢的特点,互联网企业背后的资本恐怕等不了。
另外,随着线上医保支付的逐渐推开,以及网络购药行为的越来越普及,对网络售药的监管进行升级势在必行。
近期,湖南、海南、广西、江西、云南五省相继发布药品网络销售新规,均涉及到了监管内容,包括强化第三方平台“管理者”责任充分发挥平台管控作用;压实药品网络销售企业责任,规范网络销售行为;强调处方药网络销售实名制,确保电子处方和处方药销售规范等要求。
搭上AI便车能否讲出新故事
“现在我倒是觉得并不是说互联网医疗不在风投赛道上,应该是说换成了AI辅助诊疗这个赛道。”前述投资人表示。
在他看来,互联网医疗商业化难以解决的痛点——医生,有望在AI技术发展下得以破局。有了AI医生,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他认为,原来互联网医疗掌握流量赛道,不是硬医疗资源,与后面的产业没有直接联系。但有了AI问诊,将有力支持各级医生的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和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在这场战争中,前面的赛道基本上已经结束,原来大家都在争夺互联网医院的牌照,现在大家都不做了。”
除了打造超级AI医生以外,他还指出,业内下一步是从C端出发向AI方向发展,更加关注患者的需求,重构平台的业务路径,从而增强他们的决策路径。不过,他也表示,to C的业务仍面临如何解决支付方的问题。因此,能否规模化付费是一个难题,仅靠烧钱是不够的。(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