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宝盆”披绿衣 绿色矿山建设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5-01-10 10:59:29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西宁9月20日电 (孙睿 吴婷婷 万维斌)记者20日从青海省海西州自然资源局获悉,通过多年的治理建设,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青海省海西州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绿色矿山79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18家,绿色矿山建设走在了青海省前列。

  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区域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

  据介绍,2017年,海西州在青海省率先制定《海西州(州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为推动绿色矿山创建提供了依据。多年来,海西州自然资源局与多部门协同,引导全州矿山企业始终坚持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五化”导向,通过绿色矿山建设交流,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型矿山在土地复垦、生态修复、智能矿山建设等方面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做法,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为都兰县金辉矿业一角。  刘清 摄

  在海西州都兰县,金辉矿业有限公司对矿区进行植绿、护绿、复绿工作,先后建成景观亭、人工湖、健身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种植各类绿色植物,形成“乔、灌、草”混合种植的特色,矿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逐步使矿区成为昆仑山腹地、青海高原荒漠戈壁滩上的一片绿洲。

  都兰县金辉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洲介绍,在科研过程中,该矿区开展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试验,攻克矿石中有害元素的无害化处理技术难题,填补了青海高原生物预氧化技术的空白,实现“无氰矿山”。同时针对微细粒浮选尾矿,该企业总结出“库内取砂、坝内筑坝”和“多点小流量、干滩护坝、回水循环利用”的尾矿库运行和管理模式,确保尾矿库安全和回水的循环利用,实现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多项重大技术突破,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大煤沟煤矿推行“矿尘防治零扩散、污水治理零缺陷、燃煤烟尘零排放、废弃油脂零泄漏、矿区绿化零借口”的“五零”形式,还原了戈壁滩的底色;茶卡、察尔汗等盐湖矿山企业打造了集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盐湖开发+旅游模式……”

  海西州自然资源局局长刘长征表示:“我们将持续强化矿山监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绿色矿山,不负绿水青山。”(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