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国学|述评:世界中国学是什么“学”?

发布时间:2024-11-09 16:54:22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社 上海11月24日电 题:世界中国学是什么“学”?

   中新社 记者 李鹏 文龙杰 吴旭 徐皇冠

  11月24日,中国上海的黄浦江滨,从大历史中走来的世界中国学再谱新篇。当天,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开幕,400余位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共话“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

  世界中国学历史中来

  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世界关注中国,要了解和认识中国,世界中国学自然也就产生了。

  从器物技艺、文学艺术,到典章制度、思想哲学,在世界大历史的发展中,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研究弦歌不辍。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马凯硕所说,通过了解历史就会明白,中国等国家对世界的影响无法忽视。

  中国史学编纂体例和方法、史官设置等对东亚文化圈诸国产生的影响巨大;莱布尼茨对二进制算术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易经》重大启示;伏尔泰仿照元曲《赵氏孤儿》编写诗剧《中国孤儿》,并以中国的理性精神为资源,推动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潮……

2023年5月20日,北京人艺新排版《赵氏孤儿》惊艳亮相。史春阳 摄

  为了更系统和聚焦,中国研究逐渐形成了体系与传统,即“汉学”。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踏上发现东方之旅,以游记开汉学研究之先河;嗣后,从利玛窦访问中国到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置汉学教席,数百年间,世界对中国研究热度不减,形成主要研究传统中国古典文化的欧陆汉学范式;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引入社会科学方法分析现当代中国,此种实用取向的中国学范式也一度成为主流。

  在法、德、俄、英、荷乃至美国等汉学重镇外,日本的中国研究亦颇多建树。

  世界中国学问道时代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中国也前所未有地受到世界关注。

  看中国,“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如何联通天地;桥梁跨峡谷,电缆穿海底,公路贯通大漠,如何征服山海?

“嫦娥五号”特种邮票。中科院 供图

  看中国,高铁里程世界领先,5G、6G占据鳌头,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可时速600公里“贴地飞行”,“煤海蛟龙”屡刷掘进速度世界纪录,“速度”与“效率”如何造就?

  看中国,实现小康梦,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绝对贫困问题如何历史性地解决?

  看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何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如何把“朋友圈”越做越大?

共建“一带一路”绿色成果: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图片来源:中国远洋海运

  概言之,中国何以为今天之中国?面此之问,中国需要总结与阐发,世界更希望了解与弄懂。研究中国,成为当今时代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课题,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议题。

  哥廷根大学东方文学与文化荣休教授施寒微说,欧洲人今天应当向中国学习,就像中国向欧洲学习一样;埃塞俄比亚前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指出,非洲的中国研究正在发展壮大;马凯硕当天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正在帮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当今全球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促进对中国的更深入了解。

  世界中国学会通中外

  理解世界中国学还要抓住“中国”与“世界”这两个关键主词。世界中国学以中国为研究对象,而由此得出的思想成果启迪的是世界,这是今日世界中国学的发心与归处。俄罗斯学者汉伊理对记者说,“引力”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每个文明也有它的引力,中国文化和中国世界观有它的“引力”。

  要解码“引力”何以产生,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中国学研究者进行对话。世界各地的中国研究受各自精神传统、学术谱系和研究语境影响,在解题角度、理论偏好和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白永瑞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中国学,在今天需要更多相互借鉴与参照。

  以中国与其他国家为例,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卜正民指出,局外人永远无法拥有局内人的精妙知识,但局外人因此可摆脱局内人可能会受到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习俗的影响。

  “局外人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可能有助于形成一种对中国更客观、更普遍的认知。”卜正民强调,这种认知是从世界认识中国,“而这个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白永瑞认为,关于中国学的对话,有助于培养“聆听的能力”,深入“聆听”对方并由此反思自己以往的认识,进而升级自己的认识。如果“聆听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的话,那么能够孕育出“另一种普遍文明”,“共生的中国学”也将会应运而生。

2023年11月24日,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的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图为在开幕式上,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宣告成立。 中新社 记者 张亨伟 摄

  由“从世界认识中国”到“共生的中国学”,可以理解为,通过对话与交流会通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与研究,进而拼出一块完整的图景,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由对话而交流,由交流而会通,兼容并蓄、开放包容,通过文明互鉴实现共同的进步,世界中国学的未来值得期待。是日,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宣布成立,这无疑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又一新举。(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