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16:48:08 来源: sp20241031
【人权行动看中国】
距北京2000多公里的新疆东天山脚下,哈密市伊吾县下马崖乡,银装素裹。
努尔艾力·喀斯木一大早就带着社员,来到骆驼养殖合作社内,为120峰骆驼挤奶。“这些骆驼每天产奶300多公斤,毛收入上万元。”这位1991年出生的小伙言语里透露着自豪,“还有800多峰骆驼,在戈壁滩上散养着,它们都是合作社的宝贝。”
大学毕业后,努尔艾力·喀斯木一开始在伊吾县淖毛湖镇的工厂上班。2018年,他回到了下马崖乡,接手了父亲经营的骆驼养殖合作社。“当时只有150峰骆驼,这几年规模逐渐扩大,最多的时候有1300多峰,现在稳定在900多峰。”
创业过程中,努尔艾力·喀斯木尝遍了酸甜苦辣。今年,他迎来丰收的喜悦,合作社收入达200万元。不仅自己腰包鼓起来了,还实现了带领农牧民增收的愿望。合作社的900多峰骆驼中,他自己有360峰,剩余都是下马崖乡、苇子峡乡农户的,每年要向农户分红50多万元。
返乡创业,努尔艾力·喀斯木收获满满:“把爸爸留下的事业做大做强,又能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
同一天,100公里外,位于伊吾县盐池镇的中驼生物科技公司实验室里,阿曼古丽·条良一丝不苟地复核着各项检查结果,送进厂里的每批生驼奶,都要经过10多项检测,全部合格后方能进入生产线。
这位1994年出生的姑娘,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一头扎到戈壁荒滩上,跟着这家河南援疆企业一起“成长”。从最初的化验员到主管,再到技术经理,目前担任企业检测中心负责人,收入也由最初的每月3000元,增加到年收入20多万元。
“靠着自己的双手,我买了车买了房,更重要的是,干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甜。”阿曼古丽·条良带着记者参观她工作的工厂,“你看,健身房、活动室、篮球场一应俱全,每逢节日,公司会给我们办晚会、一起聚餐,各民族职工相处得跟一家人一样。”
记者在哈密市和兵团十三师新星市走访,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乡村振兴一线,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都能看到90后、00后各族青年挥洒汗水、贡献智慧的身影。
在当地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哈密市建营康成公司,记者见到了1993年出生的木克旦斯·牙合甫,她2023年初新婚,现在已有身孕。“公司给每位女工都买了生育保险,对我休产假进行了悉心安排。”木克旦斯·牙合甫说。
另一位90后女工古丽沙迪汉·阿不都热合曼在内勤部工作,负责数据统计工作。她介绍,建营康成有在职员工248人,平均月工资超过3000元。谈及不同民族员工的待遇问题,木克旦斯说:“公司都是按照岗位、工种和工龄核定工资的,对所有在职员工一视同仁。”
采访结束,这对“姐妹花”不约而同邀请记者去她们生活的地方——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幸福村看一看:“家家户户都住着新房,学校、医院就在家门口,村里年轻人都想着法子上班赚钱,用自己的双手拼幸福呢!”
(本报记者 尚杰 赵明昊)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