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8:46:53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社 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3年11月,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8家,依托66家国家高新区建设了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吴家喜说,国家高新区成为“中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高成长企业和高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2022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创造了全国14.3%的GDP,贡献了全国13.6%的税收。国家高新区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家高新区培育壮大高科技产业集群,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武汉东湖光电子、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分别占到了全国的17%、50%和35%。支撑建设了3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了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三分之二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另外,国家高新区聚集了近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78%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一半。国家高新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占全国接近一半;智能机器人、卫星导航等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在高新区加速产业化,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第一个量子通信卫星等均诞生在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强化创新策源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吴家喜表示。
据介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国家高新区。东部地区地级市国家高新区覆盖率已达71%,中部地区地级市覆盖率已达59%。(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