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5:27:05 来源: sp20241228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关注“根脉”系列节目。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各族人民长期密切联系、频繁交往,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宗教、文化、艺术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对待各种新生和外来事物,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这种特性,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和动力。这种包容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延续、创新,最终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前不久,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很多观众都为《国风雅韵》这个篇章感到惊艳。伴着优美的旋律,舞蹈演员们翩翩起舞,中式风雅氤氲,江南美学飘逸,宋韵文化流淌,画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其中最亮眼的要属领舞演员一身“水天碧”的长裙,算得上是这场美学盛宴的点睛之笔。
北京服装学院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教授、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国风雅韵”篇服装设计师楚艳:“(我们)给它命名叫“水天碧”,因为整身有各种深深浅浅不同的青碧色系,这都是中国美学色彩。同时她身上的水纹、梅花的枝条,包括裙摆上还嵌入了立体打印的亭台楼阁、山水松木的纹样。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当中的一些视觉元素,美学意象非常中国。”
在这场视觉盛宴中,这条长裙以及其他舞蹈演员的服饰都展现了我国宋代的艺术风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生活美学。不过,在这份“中国式的浪漫和风雅”中,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元素。
楚艳:“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在款式、色彩,包括纹样的创新设计,借鉴了一些西式裁剪的结构工艺。国风雅韵的设计,非常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既要坚守我们的文化精神、美学精神,同时又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能够达到最终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美学生态。”
让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实现美美与共,这是中华文明历来就有的宽阔胸襟和包容性,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点。中国传统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款式、颜色、图案和材质都在不断变化,而这正是根据时代需要,吸纳了不同文化而产生的。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蒋玉秋:“比如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了北地胡人骑马射猎的传统,在服饰上变革为紧瘦窄小的服装。唐代的服饰,我想是吸纳外国的元素和各民族的服饰元素,形成了大唐非常有特色的服饰文化,比如说流行的圆领袍或者男子戴的幞头。中国服饰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一部的“更衣记”,每次服饰变革其实都是中原民族和外部民族的服饰文化交融,这些交融带来了更新技术的变革和形制上的变化。”
在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古代服饰实践性研究室,蒋玉秋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一件复原的西汉时期服饰。巧合的是,在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着一件20世纪早期的藏族传统服饰,而它与2000年前马王堆汉墓里的女子袍服在形制上竟然非常相似。
正是这样,不同民族、地域,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交融,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丰富壮大,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
在中华各类传统服饰中,旗袍由于极具东方韵味,受到各国人们喜爱,不少国外王室成员、公众人物都曾穿着旗袍出席公众场合,表达了对中国旗袍的赞美。而这款典型的中国服饰,其实也是包容、吸纳不同文化的产物。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田辉:“旗袍的出现就是满族和汉族女性服装相互融合的产物。另外,在旗袍发展演变的过程当中,它也融合了很多西方包括裁剪工艺,使得整个旗袍的结构更加突出女性的曲线之美。另外,也有西方当时的新材料,比如讲暗扣、拉链、透明纱等,很多西方的材料融合到了旗袍的制作和设计当中,深受大家喜爱。”
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复兴的脚步,新唐装、新中装等现代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在款式、面料和工艺上,现代中式服装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同时又吸纳了西方服饰的设计元素,这种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结合的设计风格被称为“国潮风”。它让中国传统服装美学焕发出新的时尚活力。
壬寅虎年央视春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身穿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服装在太空迎接农历新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的国潮服饰成为亮点。网络平台上,传统服饰文化频道聚集的用户数以千万计。时装周舞台上、商店橱窗里的国潮设计层出不穷。吸纳不同文化,在兼容并蓄中实现创新,这是“国潮风”大热背后的密码。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传统的服饰文化在回潮,热度极高,一方面体现了文化自信,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挖掘和创造,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美学、中华文化,包括中国服饰的美。”
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中西方文明交流越来越深入,我国服饰的发展也更加快速和多元。尤其年轻人的着装不断吸纳个性化的国际元素,而中国传统服饰的工艺、造型等美学元素,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时装舞台。
今年6月28日晚,在山西云冈石窟呈现了一场大型实景艺术秀,大型琵琶音乐作品《云冈圣境》用优美的曲调演绎了云冈石窟的千年风华。这部音乐作品特意融合了丰富多元的音乐元素,而弹奏它的乐器——琵琶,更是见证了古今中外各民族音乐演奏形式的交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琵琶是南北朝的时候从西域传过来的,传入中原之后,迅速在中原流传。我们今天从敦煌壁画里可以看到很多弹琵琶的飞天、弹琵琶的乐人,全唐诗里边那些伟大的诗人歌颂琵琶的诗数不清有多少。”
琵琶自西域传到中原,与开放包容的中华文化碰撞,千百年来不断演变,逐步发展成为最有中国特色的弹拨乐器,成为胡乐中国化的典型代表。
田青:“琵琶传入中原之后,有着巨大的改变,首先我们在敦煌看到的琵琶的演奏,都是横抱在怀中,右手拿拨子弹。”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琵琶演奏家赵聪:“当我们的祖先把琴立起来的时候,它就有所变化,左手极大解放了,可以非常迅速地弹,最有意思的是废弃了拨子,改用手指。”
废弃拨子改用手指,弹奏指法更为丰富,演奏姿势由横持变为竖抱,左手得以解放,可以同时弹奏。来自西域的胡乐琵琶传入中原后,演奏技法和表现力都得到极大提高。直到现在,当代艺术家们仍然在不断改进琵琶弹奏技巧,琵琶艺术在飞速发展。
《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霸王卸甲》这些耳熟能详的琵琶曲目,既有标志性的战争史诗武曲,又有抒情典雅的文曲,传统音韵与现代技法相融合,使琵琶演奏呈现全新的面貌。
赵聪:“我们有这种特性,可以跟其他的世界各民族的音乐融合在一块玩。现在有很多外国人开始喜欢学习我们的民乐,有学古琴的,有弹琵琶的,非常有意思。我们除了把好的文化融进来,接下来还要传出去,把我们好的东方文化和审美传给他们。”
如今,经典曲目还经常与西方的贝斯、大提琴等乐器交融,以交响乐的形式在各国演出,让中国古老的音乐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
田青:“应该说琵琶这件外来的乐器到了中原之后,交流互鉴的结果是使这件乐器成为中国弹拨乐器里的最重要,也是技巧最高的乐器,也是中华文化贡献给世界乐坛的一朵奇葩。”
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而中华文明的这种博大气象,正是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今天,我们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