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画中的人与自然

发布时间:2024-12-05 08:27:42 来源: sp20241205

原标题:古代山水画中的人与自然

  仿周东邨农家乐事图(中国画) 上官周

  山水(中国画) 胡玉林

  仿张僧繇画法山水(中国画) 祁豸佳

  临古山水(中国画) 张宏

  云水行窝图(中国画·局部) 沈周

   当我们面对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时,赏其景、品其意是一种观看方式,辨析其师法宗源,揣摩其笔墨意趣是另一种赏析角度。除此之外,亦可从画中人迹着眼:在宏阔的山水之间,常有人物点缀其中,观者可随其行迹悠游于自然造化,将自我投射于画中,观山览水、闻风听雨的同时,似乎也完成了一次与传统对话、与古人共情的自然之旅。

   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何处寻行迹”展览,正是以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物为切入点,为人们打开了一条走进古代山水画的全新通道,进而引导观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我们畅游画中天地,不仅能感悟古人顺天应时的生活智慧,还能体会文人寄情林泉的高雅志趣,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反映了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

  四时景致与生活态度

   纵览中国古代山水名作,我们往往能从画面中体会到均衡、和谐的美感。究其缘由,一方面得益于画家高超的绘画能力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则在于,画中的人、景、物等诸多要素皆相互关联且相谐相生,从画面呈现上看,即人物活动与景物特征符合四时规律。

   试看清代画家上官周的《仿周东邨农家乐事图》,画面中,独特的墨色运用和笔触表现给人以烟岚弥漫、意境深远的感受,发芽的春树与春耕归来的人们共同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同样是描绘春景,清代画家吴谷祥的一开册页则生动描绘了随风斜斜的碧玉柳枝、几只忙着衔泥筑巢的燕子和一位悠然踏青的行者,将春季风光的舒和之感勾勒出来。这种呼应季节的画面营造之法在历代画论中常有提及,北宋画家韩拙的《山水纯全集》、清代画家汤贻汾的《画筌析览》等都对四季主题的创作内容进行过阐述。“春可画以人物欣欣而舒和,踏青,郊游,翠陌竞秋千……夏可画以人物坦坦,于山林阴映之处,或以行旅憩歇,水阁亭轩,避暑纳凉……秋则画以人物萧萧,玩月,采菱,浣纱……冬则画以人物寂寂,围炉饮酒、惨冽游宦、雪笠寒人……”画中四时景致之丰富可见一斑。

   当我们以这样的视角品读古代山水画时,寻找画中的四时线索便成为一个有趣的观看方式。在明代画家张宏的《临古山水》册页中,画家借盈盈的水面表现夏季,以青山映红树表现秋季,而画中人物活动也如画论所言,夏季避暑浮水,秋季登高望山。在“大四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该套册页中还藏着“小四时”,也就是一天的朝、昼、夕、夜。如在表现夏季的作品中,高耸的山峰掩映一轮落日,浮水的渔夫袒胸坐在舟中小憩,正是一派夏日傍晚的惬意景象。

   事实上,在绘画创作中以自然规律为遵循进行题材选取和画面布局,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化和古人生活智慧的一种视觉化呈现,也反映出古人的生活态度。在他们看来,顺应四时的生活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通过观察、掌握四时规律,节律自身,进而实现以小观大、修身养性的个人理想。由此,画家与观者通过布局或探寻四时景物,达成了对自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

  人物意象与胸中理想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总不会缺少点景的人物。这些读书人、观瀑人、居山人、泛舟人等往往被看作是山水画的“画眼”之所在,正如《芥子园画谱》中所言:“一幅之题全从人身上起。”他们的行迹牵动着观者的视线,也是帮助我们理解画家寄于这山水之间种种情愫的媒介。在画中寻觅他们的踪迹,分析人物意象背后的内涵,是看懂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一条重要路径。

   如明代书画家陈继儒的《太平清话》中所示,传统山水画里的人物活动常有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钓鱼、对画、漱泉、支杖、尝酒、晏坐、看山、临帖、刻竹、喂鹤等。这些行为从表面看来是古人在自然中享受林木优美、揣摩山川意味的表现,但若细究,又有许多值得思考之处:他们为何要弃家中书斋而行往山中鼓琴读书?为何泛舟江河之上又无桨无帆?为何山中行旅要携茶具与书匣……解答这些疑惑之前,首先需要我们思考画中山水是真景还是造景。其实,中国古代山水画所描绘的景致虽多来源于现实,但经画家融入主观的笔墨塑造之后,再现为含情之景,画中山水也成为虚实交错之境,呈现的是古人心中的理想居所。因此,画中描绘的种种雅事,反映的亦是画家的人生追求与精神寄托。

   在明末清初画家金古良的《山水》和祁豸佳的《仿张僧繇画法山水》中出现的山中读书人,既读着手中的有字书,又读着由周遭花草树木、清流激湍、嘤嘤鸟语构成的“无字书”,清隽文字与自然心境为画中之人带来一种别样的阅读之乐。在清代画家胡玉林的《山水》册页中,画家将一位鼓琴人安置在天然山洞之内,此处不仅可以放大琴声,又可引人想象琴声正与松声、泉声和鸣,人与自然造化在此成为知音。在明代画家沈周的《云水行窝图》中,一位雅士坐于小船之上,似端望云卷云舒,这浮于山水之间的一叶扁舟不仅是旅行载具,也是古人畅想自己游于天地的所借之物。人们将对世界的体察与感悟寄托于自然万物,山水画中的人是与自然共生的人;自然在人的点缀下展现出盎然生趣,山水画中的自然亦是与人共鸣的自然。至此,我们也许能够真正领悟古人于山中鼓琴读书、于水上泛舟观景的那份心境。

   今天,当人们讨论“人与自然”这个恒久话题时,从古代山水画中的人物活动入手,可以说是一次从传统文化层面去诠释二者关系的尝试。画中所蕴藏的古人与自然共处的智慧与理想,或将为今天的我们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刘希言,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责编:罗知之、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