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 | 饮食)中秋烤肉,宝岛过节的仪式感

发布时间:2024-11-16 09:45:44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社 台北9月16日电 题:中秋烤肉,宝岛过节的仪式感

   中新社 记者 陈小愿

  架起烤炉,点着木炭,摆上鸡翅,刷上酱料……随着油汁滴入炭里,火越烧越旺,肉香扑鼻而来。中秋节前的周六傍晚,天空飘着小雨,但仍有不少人来到台北大佳河滨公园烤肉。

  “中秋就是要烤肉。”带着妻子和孩子前来烤肉的台北市民王先生对 中新社 记者说,过节就是要团聚,一家人烤肉很热闹。

9月14日,市民在台北大佳河滨公园烤肉。  中新社 记者 陈小愿 摄

  中秋烤肉是宝岛较具特色的节日活动,台湾人力资源机构yes123求职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85.2%的受访者称中秋节有烤肉习惯。

  对于中秋烤肉的盛行,有人认为与1986年酱油商家推出“一家烤肉万家香”广告有关;也有人分析,新竹原是烤炉制造重镇,20世纪80年代初因外销不景气转为内销,在中秋节推出特价设备,带动烤肉风气。

  不过,有学者指出,1973年的台湾《经济日报》就已提到,“9月11日中秋节当晚,在梦梦谷的野宴赏月会,是以吃烤肉营火会赏月为主要活动……”

  在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的记忆中,中秋烤肉正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起来的。他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台湾经济趋于稳定,民众消费能力提高,烤肉作为新兴的娱乐活动,逐渐受到人们欢迎。

  陈春霖说,三五好友边烤肉边交流生活工作点滴,不失为一种乐趣;而村里长组织的集中烤肉,还有助于增进邻里情谊。

  烤肉通常在中秋节前的周末就开始。记者近日在大佳河滨公园等烤肉区看到,烤肉并不限于肉类,草虾、生蚝、秋刀鱼,青椒、茄子、杏鲍菇,各种水产蔬菜亦受民众欢迎。

  前来烤肉的,有一家三代人,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还有情侣。年轻父母烤肉时,孩子们在旁边协助或嬉戏;年轻人聚集的烤肉摊,则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近日,台北一家超市内,顾客在挑选烤肉设备。  中新社 记者 陈小愿 摄

  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孝忠日前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秋烤肉是台湾民众生活日趋多元化的产物,也是社区凝聚民心的重要活动。

  他所在的高雄瑞市社区,去年中秋节邀请居民烤肉时,还布置音响设备供唱歌娱乐,并安排抽奖,增添节庆气氛。

  陈孝忠表示,早年居民在院子、阳台或家门口烤肉,“一家烤肉万家香”。如今,考虑安全等因素,台北、新北等县市规定部分河滨公园为户外合法烤肉区。

  不过,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近年中秋天气炎热,户外烤肉又要收拾东西,相约公园烤肉的人似乎没早年多了。

  记者在台北多家超市看到,除烤肉架等传统户外烤具外,室内电烤盘种类也不少。此外,各商圈的烤肉店也越来越多。

近日,台北市一家烤肉店打出中秋节广告,吸引不少顾客。  中新社 记者 陈小愿 摄

  据了解,如今不少人选择在家烤肉,或到店里大快朵颐。这既方便收拾、可享用空调,又可减少烟尘污染、避免蚊虫叮咬。

  商家也纷纷把握中秋烤肉商机。盛产蚵仔(海蛎)的嘉义县东石乡,近日推出“烤蚵吃到饱”活动;而作为泰国虾养殖重镇,屏东潮州镇14日举办“中秋神虾大会烤”。

  但随着健康、环保理念的推广,反思中秋烤肉文化的声音也不时出现。已有县市呼吁市民中秋不烤肉,改以低碳烹饪代替,或到户外赏月、吃月饼及柚子。

  陈春霖认为,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民俗出现新元素很正常,节庆的意义还在。正如中秋烤肉盛行后,吃月饼和柚子、赏月等传统习俗并未消失,年轻人也会了解这个节日的起源及团聚的意义。

  “烤肉是过节的一种仪式。通过仪式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会不断深化。”陈春霖说。(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