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引进来,蒙医药在融合中传承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4 12:06:45 来源: sp2025010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石佳)当谈起蒙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蒙医医院”)副院长特木其乐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各民族医学的互相学习,共同构建了中医医学体系,比如,“灸”就是蒙医的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中医教研的全面发展,蒙医学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传承。”特木其乐说。

  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在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医药科学体系。特木其乐介绍,蒙医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能够系统科学全面地发展,离不开内蒙古自治区较早地确立了蒙医学的医学培养体系。

  1956年成立的内蒙古医科大学,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为蒙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如今,国际蒙医医院作为国家第二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单位,也致力于发挥蒙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健康领域的多样化合作,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上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出口品牌。

  其中,蒙药制剂是国际蒙医医院立院发展的“金字招牌”,国际蒙医医院国家蒙药制剂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国家蒙药制剂中心”,设计生产蒙药制剂品种240余种,制剂剂型10种。

  6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医生正在为患者诊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特木其乐表示,蒙医学已经成为一项专项学科,与现代医学共同发挥作用,解决人民健康问题,特木其乐是脑病科的专家,如今他正在围绕“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治疗进行蒙医药研究和探索。

  与此同时,国际蒙医医院的医生还深入基层,走进百姓家里。2018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组建“乌兰牧骑——走基层巡诊医疗队”,深入内蒙古农村牧区及边远地区开展义诊活动。六年来,这支健康乌兰牧骑的行程达26000多公里,服务农牧民群众近两万人次,用实际行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特木其乐介绍,“我们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将优秀青年医生送出去读研究生、博士,他们毕了业再回到我们医院。”

  6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北京骨科专家出诊室里挤满前来看病的患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摄

  2023年7月,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还共同发起京蒙协作,提出“医疗倍增计划”,包括举办重点专科建设签约仪式,共建临床重点专科,推动北京互联网医院落地等措施陆续落地。

  据统计,截至当年12月31日,北京专家来呼和浩特出诊111人,合计出诊217人次,接诊患者3097人,完成手术201台,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远程会诊、病例讨论、示教培训126次。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