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3:00:55 来源: sp20241130
雄关六百载,长城越千年。看今朝,戈壁之上,嘉峪关关城的朱色城楼与终年皑皑的祁连雪峰交相辉映,历经风霜久而弥坚;峭壁之巅,长城第一墩矗立于此,脚下流淌的讨赖河水澎湃不息;山脊之上,悬壁长城形似凌空倒挂,气势雄伟。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这座位于河西戈壁的古老关城,见证了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的交流交往,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永恒渴望,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来到嘉峪关,察看关城并听取长城保护情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嘉峪关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切实担起长城文化保护传承时代责任,着力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长城文化价值挖掘成效显著,长城资源优势和重要影响力持续放大。日前,本报调研组走进嘉峪关市,抚砖瓦,登长城,触摸发展脉搏,探寻长城保护修缮、长城文化发掘弘扬的嘉峪关实践。
监测保护:古老长城“延年益寿”
建于明代的双井子堡,在嘉峪关关城以西20公里处,是关城的军事防御前哨。烈日骄阳下,一架无人机在双井子堡上空盘旋,正拍摄该遗址的整体俯视图。“长城分布范围很广,有的在悬崖峭壁上,有的在人迹罕至的戈壁,人力难以徒步走完全程,给日常巡查维护带来很大困难。借助无人机,我们可以对文物遗存进行全面观测和图像采集。”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牛海鹏向调研组介绍。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双井子堡的墙体进行监测。本报记者 杨桐彤摄/光明图片“墙体含水量处于正常范围。”双井子堡北墙下,长城保护研究所文博馆员路孝伟将手中的便携式水分仪贴近黄土墙面一处新发育的片状脱落区域,试图找出该病害的成因。其他几位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一位手持测量杆测量病害区域面积,另一位则快速在“病历本”上画现场图,标注病害位置、面积、病害程度等关键信息,并拍照记录。
他们是田野文物巡查组的成员,每月要对嘉峪关全市境内的43.62公里长城墙体、12.94公里壕堑、8座关堡、49座墩台作一遍全面“体检”。“体检”结果将形成调查档案,为科学制定长城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此次巡查发现的病害,团队得出了结论:大概率由几日前的降雨造成,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墙体表面夯土被冲蚀。“目前看,病害处于可控范围,要继续做好观察,不需要人为干预。”路孝伟向调研组解释,保护长城要有敬畏之心,维护文物原真性和完整性是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如今,风速仪、悬挂式测斜仪、裂缝监测仪等设备已应用到对长城本体及其赋存环境的日常监测,在科技设备辅助下,文物保护工作和对文物病害的诊断更加精准、全面。嘉峪关市长城保护形成了前端设备实时监测加人工巡查定期监测的综合监测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日常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即时保护”的长城保护工作机制。
“过去十几年间,嘉峪关市对关城及田野长城实施抢救性保护修缮,文物遗址的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现在长城保护已从抢救性保护转变为日常维护、预防性保护。”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许海军说,随着长城保护阶段和方式的变化,长城保护的理念也发生转变,从保护长城本体转向保护本体和周边的赋存环境,从探索性修缮转向依托科技数据精准保养维护。
“嘉峪关长城类型丰富,地域特征明显,‘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特点突出,在西北土质长城中具有代表性。”牛海鹏介绍,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之后的160余年间,经过多次增修、加固,建成了功能完备的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早在1961年就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作为中国长城的代表点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甘肃省颁布全国首部省级长城专项法规《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近年来,嘉峪关市编制《明长城嘉峪关段文物保护总体规划(2020—2035)》,印发《嘉峪关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工作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长城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更加系统规范。
在嘉峪关,部分长城遗址与居民区相互交织,这种紧密的共存关系也给长城的日常保护与维护工作带来挑战。为此,嘉峪关聘请当地村民作为长城保护员,对全市长城分点段进行看管巡护,加强管护力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网络体系。据了解,2024年3月,甘肃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挖掘整理:长城文化活化利用
正午时分,骄阳似火。调研组走进嘉峪关关城,仰观城楼,“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高高悬挂。拾级而上,只见关城道道重关、层层设防、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凝眸远眺,巍巍长城向纵深处蜿蜒而去。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嘉峪关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明会典》载“嘉峪关外,并称西域”。这意味着,明代的嘉峪关,与汉唐时期的阳关、玉门关一样,是中原和西域的分界点。自建立后,它不仅有效保障西北边疆的安全,也为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在嘉峪关,长城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包括建筑、城墙、关隘、城池、壕沟等长城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文学、诗歌、艺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张晓东向调研组介绍。这几年,张晓东一直致力于嘉峪关长城文化挖掘整理研究,带领团队四处搜集嘉峪关长城史料及传说故事、诗歌、碑刻、匾额、题记、谱牒等,对史料进行分类梳理与研究。
有资料显示,明弘治七年(1494年),兵备道李端澄开罗城,构关楼,复添以“光化”“柔远”,增之敌楼、角楼,重关重城,势成犄角。“今年4月我们赴李端澄家乡——河南焦作搜集到与他相关的资料。”张晓东小心翼翼地拿出资料给调研组展示,“嘉峪关是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而李端澄正是明代修建关楼的主持者,为建造嘉峪关和地方文化教育、移风易俗都作出了贡献。”
成立于2016年的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是系统整理研究长城文化当代价值的专门机构。近年来,该研究院以“项目课题+人才培养”的方式,积极搭建研究平台,实施完成26项省级及市级研究课题,出版《嘉峪关史料辑录》《嘉峪关筑城史》等研究专著,组织召开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长城文化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进一步得到阐发,为长城文化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
日落大漠,月出祁连,嘉峪关夜游灯光剧开始上演,雄浑豪迈的边塞诗从耳边传来,游客在啧啧称奇的同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
据了解,2024年7月,嘉峪关正式推出《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以关城原址为载体,以长城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综合运用激光投影、数字科技、舞台实景演艺等形式,展现嘉峪关别样魅力,带给游客全新光影体验。嘉峪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查西文介绍:“一个多月来,夜游项目购票人数达7.24万人,门票收入545.44万元。”
“我们花费半年多时间查阅嘉峪关史料,翻看文字视频等资料,向专家学者请教,反复修改了十几遍,精心设计出‘塞外边关、河西风云、长城主宰、中国脊梁’4大主题篇章、8个光影节点,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嘉峪关悠悠历史文脉。”《天下嘉峪关》总创作单位深圳光影百年科技有限公司策划总监谌弯介绍。
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娜告诉调研组,依托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嘉峪关积极推进长城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加强长城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让古老长城“活起来”,让长城文化绽放新光彩。
传承弘扬:长城精神融入时代
650多年来,嘉峪关静静矗立在戈壁荒滩,扼守着河西走廊,见证着历史变迁,也聆听着驼铃阵阵。如今,站在嘉峪关,感受更多的是历久弥新、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我们不断加强长城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宣传阐释,注重长城精神的宣传教育,发挥好长城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俞春荣表示。
“一、二!一、二!一、二……”嘉峪关关城景区研学游基地,小朋友和家长纵向排列,手握石杵,齐喊口号,一点一点砸实泥土,夯筑城墙,体验起“修长城”。“通过参加这一活动,我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吃苦耐劳、持之以恒。”来自重庆永川区红河小学学生刘子茜说。
“每到暑假,许多家长带孩子来嘉峪关研学,学习古代以夯土技术修筑长城的方法,增加对长城历史的了解,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嘉峪关关城景区研学老师马雪介绍。
关城脚下,坐落着我国第一座以长城历史文化为陈列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步入馆内,一幅220.5平方米的大型油画《长城万里图》映入眼帘。随后,调研组跟着讲解员夏丽娟来到一件文物前,“这是一件镇馆之宝——木觚,它出土于玉门市花海镇的汉长城,上面共有汉隶212个字……”夏丽娟将文物的历史娓娓道来。
夏丽娟告诉调研组,她是土生土长的嘉峪关人,打记事起,她经常和家人朋友到关城玩耍,从事讲解工作已经有18年。
夏丽娟说,在工作过程中,她不断思考如何将长城历史更生动地讲出来。为此,夏丽娟经常向老一辈讲解员请教,反复打磨讲解词,不断提升讲解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面对孩子就要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讲,碰到喜欢历史的游客就围绕重点讲得更深入。”夏丽娟说,“不仅让游客了解长城历史,还对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有更深切的感受,这是我们讲解员的责任与使命。”
据了解,为更好弘扬长城文化与民族精神,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广泛开展流动展览、爱国主义教育宣讲等各类活动,到长城路小学、南湖小学等10余所学校举办“小小一块砖 构造一座城”“丝绸之路与嘉峪关”专题讲座,把爱护长城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里。
由嘉峪关市文化馆组织开展的省级非遗项目“嘉峪关故事传说”走进社区活动,也广受欢迎。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爱国为干部群众宣讲《选址建关》《冰道运石》等历史故事,让更多群众了解嘉峪关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激发起“大保护”的社会力量。
经验与启示
嘉峪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着力推进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调研组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值得借鉴:
价值引领,守护好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不仅是砖石堆砌的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勇气与坚韧精神的象征,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当地充分认识长城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精神价值,以保护长城为己任,使其在保护传承及活化利用中更加光彩夺目。
综合施策,提升长城遗址保护水平。文物保护是系统工程。当地将长城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印发一系列专项规划,为长城保护提供清晰指导方向和阶段性目标,确保保护工作有序进行。注重发挥科技手段在长城保护中的作用,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提升保护效果。创建“风险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即时处理”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境内长城遗址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转变。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和策略,是一种更长远、更可持续的保护方式。
深入研究,阐发长城文化当代价值。长城文化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在当代社会,其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象征,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当地深入挖掘阐释长城文化,成立专门机构,系统整理研究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批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积极搭建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挖掘和保护长城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其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激活文化遗产利用价值。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需要深刻理解其内在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并将其转化为助推社会进步与文化创新的力量。当地充分利用长城文化,通过创新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数字媒体等多种形式深入推动文旅融合,让长城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这不仅可以提升游客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兴趣,还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激活长城作为文化遗产的利用价值。当地加快对长城文化景区提质升级;丰富旅游体验方式,增强景区体验感和参与度;引进全息互动投影、夜间光影秀等数字化旅游新项目,丰富关城夜游内容;深度开发研学旅行产品。通过文旅融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展示长城文化独特魅力,使长城文化焕发新生机、新活力。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杨桐彤、王冰雅、尚杰;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瑛、助理研究员王志豪;西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曹进、讲师赵宝巾)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