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6:55:51 来源: sp20241127
开年之初,党中央围绕重大命题、面向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举办专题研讨班,意义重大。
这一次,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的讲话聚焦于金融高质量发展。
1月1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两个多月前,首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并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是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强国怎么看、怎么建,通过三个关键词,一起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一条道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路,连接过去,通向未来,意味着前行与发展。
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赴上海考察,第一站来到上海期货交易所,着眼的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时光回溯到17年前,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时,曾抽出一天的时间,跑了好几家金融机构,其中就包括上期所。当时中国期货市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今已在亚洲乃至全球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望来时路,一路跋涉与成长。新时代以来,我们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这次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八个坚持”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出精辟概括: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鲜明的中国特色熔铸于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
立足实际,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一个目标: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建设金融强国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
何谓金融强国?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
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六个强大”勾勒出金融强国更加清晰的模样。
目标,标定航程,引领方向,也需要以历史的耐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历史的耐心中蕴藏着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定执着的政治品格。
始于足下,方能致千里。
着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出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六大体系涵盖金融调控、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基础设施方方面面,指明了迈向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
一对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
发展和安全,一对辩证关系,贯穿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之中。
上个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在这次会议上,“八个坚持”中重要的两条就是“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对金融来说尤为重要。
开放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指出,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开放并不是一放了之,必须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一系列措施,“严”的要求态度鲜明。
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化人心。德法共治,深植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
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首次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千年文脉悠悠流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新时代激荡澎湃力量,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为建设金融强国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策划:杜尚泽
撰文:林欣雨
编辑:温腾 王嵘
校检:吴玥
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鹏
视觉:毕晓洋、虞东升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