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6:46:58 来源: sp20241128
中拉农业合作向“新”而行(专家解读)
据厄瓜多尔新闻网报道,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日前在中国山东潍坊举行。本届论坛以“促互利多元合作,享共赢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化贸易、投资、农业科技、农村减贫等领域的交流,推动中拉农业合作进入分区域、有重点、有特色、可持续的多元化发展阶段,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另据秘鲁广播电视公司网站报道,此次论坛期间,中拉达成多项协议。中方承诺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通过扩大贸易和鼓励农业投资,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拉农业经贸合作。出席论坛的代表还承诺通过支持无人机技术、数字农业、绿色能源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农业系统向绿色能源转型。
近年来,中拉农业合作走深走实,农产品贸易往来日益活跃。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在中拉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中拉农产品贸易额达810多亿美元,比2014年翻了一番。智利车厘子、墨西哥牛油果、秘鲁蓝莓、阿根廷牛肉、厄瓜多尔白虾等拉美地区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中拉农业合作热也持续升温,呈现出一些新亮点、新成果。在农业机械合作领域,中国企业生产的农业机械设备大量出口至拉美地区,助力当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业技术合作领域,中拉通过互派农业技术交流团,开展农业培训项目,设立农业技术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示范农场等,将中国农作物种植、品种繁育、水产养殖和捕捞、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带到拉美地区,帮助当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业基础设施合作领域,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参与建设一批灌溉、水利及电力项目,为保障当地农业稳定性作出贡献。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合作领域,双方也在开展新探索,积极提高农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拉农业合作提质升级、向“新”而行,得益于以下因素的推动——
一是中拉农业互补性强。拉美地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但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农产品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技术及人才支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中国广阔的市场、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与拉美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相结合,利好双方,为中拉加强农业合作提供了巨大动力。
二是中拉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友好关系持续深化,为包括农业在内的各领域合作奠定基础。今年是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成立10周年。近年来,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拉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中拉关系深入发展。农业一直是中拉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已经与19个拉共体国家建立双边农业合作机制,加之中拉农业部长论坛等机制的推动作用,中拉农业合作稳步推进。
三是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已有22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拉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商、物流运输等领域不断加强务实合作。近年来,依托“丝路电商”机遇,越来越多拉美农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中拉农产品贸易新通道。
四是中国在拉美自贸“朋友圈”进一步扩大。目前,中国已与秘鲁、智利、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签署了自贸协定,为双方经贸关系带来更多机遇。自贸协定的签署有利于降低关税,加快贸易流通,进一步扩大中拉农产品贸易往来,打开农业合作新领域。
中拉农业合作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合作不断挖掘出拉美地区自然资源潜力和优势,回应了拉美国家发展经济、拓展贸易、开辟更广阔市场的需求。来自拉美地区的优质农产品满足了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农产品供应链韧性。同时,中拉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等领域的积极探索,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有利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未来,中拉农业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必将继续深挖农产品贸易、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引领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本报记者 李嘉宝采访整理)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