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发布时间:2024-11-23 15:05:20 来源: sp20241123

  【学思践悟】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良好网络生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场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网络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深刻认识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重要意义,切实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亿万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对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影响作用更加凸显。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对于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互联网对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网络文化传播呈现速度快、范围大、社会动员能力强的特征,这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充分发挥网络文明力量,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丰厚文明滋养和有力精神支撑。

  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文明,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营造良好网络生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受众需求,形成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表达形式,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增强广大网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世界各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突破了各国人民交流的地理隔阻,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来,形成了全球最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我国互联网行业具有突出的创新活力,一批网络应用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欢迎,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便捷载体和有效手段。紧跟互联网应用技术迭代的步伐,推动互联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有利于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吸引力、影响力。

  牢牢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维护网络安全是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当前,网络各类安全风险交织融合,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打造网络安全人才队伍。我国网络安全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程不断加快,然而与网络安全事业的需求相比,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网络安全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对此,应进一步推进政府、高校、行业机构的深度合作,既系统开展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研究,又深入实践进行实习锻炼,在高水平的专项竞赛、课题招标等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为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构筑人才基础。

  夯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网络平台不仅是网信事业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载体,肩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网络平台企业要发挥和用户联系密切的优势,完善平台社区规则,加强从业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账号规范管理,健全内容审核机制,细化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受理处置反馈机制。

  保障网络技术安全可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在加速互联网信息传播、繁荣数字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算法不合理应用也影响了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带来挑战。应进一步推动建立治理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算法生态规范的算法安全综合治理格局,推进算法安全规范治理,促进网络生态持续改善。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培育工作,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广泛汇聚网络文化建设力量,形成良好网络舆论氛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应秉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找准网上宣传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契合点,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把党的声音和群众诉求结合起来,善于运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综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元素,打造网络宣传新气象。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确保网络舆论场正能量强劲、主旋律高昂。

  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近年来,我国制定发布《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网络治理系列政策法规,促进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深入人心。网信部门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整治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突出问题,使我国网络生态得到极大修复。但要看到,网络新技术层出不穷,网络生态治理的难度依然较大。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顶层设计,增强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长期性,健全完善各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形成管网治网合力,共建共享网络文明新风尚。

  坚持用得好是真本事,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党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认真采纳建设性意见,切实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促进网络文明建设,合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作者:李艳艳,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