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0:47:47 来源: sp20241205
4月的北京,百花绽新蕊,树木吐新芽。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在植树现场,他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
总书记连续多年参加植树活动,传递了哪些信息?这次强调绿化祖国要三者并举,有着怎样的考量?《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01
力行植树 饱含期许
今年这次植树,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一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5周年。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决定3月12日为植树节。
二是第40个首都义务植树日。1985年3月,北京将每年4月的第一个休息日确定为首都义务植树日。
△远眺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植树点。(总台央视记者刘岳拍摄)
每年首都义务植树日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同首都群众一起植树。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件事看得很重。今年是他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第12次参加植树活动,算上到中央工作以来参加的次数,已达17次。
△植树点地处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交界地区。(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总书记这次植树的地点位于通州区潞城镇。这是继2018年到张家湾镇、2019年到永顺镇之后,总书记第3次赴北京通州区植树。
植树点的选择,蕴含深意。总书记曾明确指示,植树点要在造林规划中选,选群众植树的地方,不单独安排。今年的植树点位于潮白河畔京冀首个跨界共建的森林公园内。
△现场参加植树的少先队员们。(总台央视记者李增仁拍摄)
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说,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缺席外,少先队员每年都会和总书记一起植树。在今年的植树现场,总书记说,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从小要积极参加劳动、植树造林,把绿色的种子种进心里。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方成国之栋梁。
△现场参加植树的少先队员们。(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02
走进一片片林 谋划“国之大者”
去年4月4日,春雨飘飘,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参加了义务植树。种下一片绿,关注更多绿。一年来,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行程中走进一片片林,在治国理政议程中谋划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
△京郊大地,春意正浓。(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4月10日,京郊植树结束不到一周,总书记当年首次国内考察,就来到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指出,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此后,从内蒙古巴彦淖尔的新华林场,到四川剑阁县的翠云廊,再到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漠河林场,总书记牵挂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这一生态屏障,感悟着全世界最大人工古柏林得以保护传承的宝贵启示,思考着森林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潞城镇植树点,习近平接连种下油松、黄栌、元宝枫、樱桃、红叶碧桃、侧柏等多棵树苗,这是他种下的油松树苗。(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一年来,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在内蒙古考察途中主持召开座谈会,聚焦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鲜明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总书记一直谋划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这是习近平种下的黄栌树苗。(总台央视记者陆泓宇拍摄)
又到一年植树时。人们看到久久为功的坚持,读懂一以贯之的理念。一次次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沉淀更多思考,谋划更实措施。
在今年的植树现场,总书记列出了中国植树造林的非凡成就与突出问题,阐释了增绿植树的重要意义,也指明了绿化祖国的清晰路径。
△这是习近平种下的侧柏树苗。(总台央视记者陆泓宇拍摄)
03
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
植树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场的干部群众亲切交谈。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5周年。全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成就举世瞩目。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有8.6%。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我国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4.02%。
△潞城镇植树点内,生机盎然。(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在自豪于我国生态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生态欠账、生态压力。
在去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林草兴则生态兴。在今年的植树现场,总书记说,我国缺林少绿问题仍然突出,森林“宝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现场参加植树的少先队员们。(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直面问题,扛起责任,植树造林,应当更有作为。
总书记曾指出,“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
在今年植树现场,总书记说,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
殷殷关注,经略长远,久久为功,泽被后代。
△参加植树的少先队员们合影留念。(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04
“扩绿、兴绿、护绿”,如何三者并举?
如何做好绿化祖国这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植树期间给出了答案: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总书记就此作出系统阐述。
△现场种植的苗木。(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扩绿,就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扩绿,要讲究科学性。2020年参加植树活动时,总书记曾强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名贵树木,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
扩绿,要注重协同性。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既做好碳排放的“减法”,又做好“扩绿”的加法,这正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方法论。
兴绿,就是要注重质量效益,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去年9月,在黑龙江北极村考察时,总书记指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护绿,就是要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做好防灭火工作,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去年9月,在大兴安岭地区漠河林场自然林区考察时,总书记专门听取加强森林防火灭火等情况介绍。他指出,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之功毁于一旦。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内种植的紫穗槐和小叶杨。(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在今年的植树现场,总书记还谈到国土绿化的主战场——三北地区。总书记强调,要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三北”工程建设上来,筑牢北疆绿色长城。
从往年植树时多次强调“爱绿、植绿、护绿”,到今年植树时系统阐述“扩绿、兴绿、护绿”,总书记引领我们更深领悟植树造林的价值意义和路径方法。
△扩绿、兴绿、护绿,建设美丽中国。(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场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让我们用行动响应总书记号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刘瑞琳
记者|李铮 李增仁 姚瑶 陆泓宇 鄂介甫 赵化 刘岳 范凯 石丞 郭鸿 卢心雨 郁振一 朱超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编辑丨王尊
(责编:徐婵、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