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梅:先“改变人”,才能学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22 04:54:54 来源: sp20241122

  “《国殇》中,楚国将士去打仗,为什么要操吴戈、挟秦弓?”“这恰恰体现了屈原的写作特点,是浪漫主义而非写实。”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的语文课堂上,教学由学生们一个个“有想法”的问题推动着。起初,这些孩子不敢提问,得到马玉梅的耐心解答后,语文课堂渐渐成了学生们的主场。

语文课堂上的马玉梅。受访者供图。

  1996年,马玉梅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顺义区第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后来成为民进会员、民进顺义区支部主委、民进北京市委会委员。她近日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先‘改变人’,才能学语文。”

  “‘改变人’,最重要的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最初教学时,马玉梅发现,许多学生尚停留在“被动学习”阶段,她决定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知识就像水,要先教会学生‘打井’,让他有自己取水的能力,而非直接将自己的水倒给他”。

  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趣味横生。在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读到“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有学生问,“老师,您不是说诗歌最忌讳音词重复吗?为什么李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为什么不能写杜甫那样的格律诗,是写不过杜甫吗?”

  面对这种旁人觉得好笑的问题,马玉梅却觉得“挖到了金子”,“我会先从文学常识出发告诉学生,李白和杜甫擅长的诗歌体例不同,像他这种自由奔放的情感,更适合用自由的古体诗表达。而且诗人选择哪种诗歌题材作诗,不是别人规定的,而是根据表达的需要。”

  句句有回应的课堂,极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热情。他们在课堂上的提问也越来越有深度:“人老实、手艺一般的金大力为什么能当上瓦匠头呢?”“马蒂尔德的热望,是虚荣还是人对理想生活的合理追求?”“陶渊明辞官归隐是逃避还是坚守?”

  为了教好语文,马玉梅还将功夫下在了课堂外。在她看来,“生活就是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二十年前,马玉梅曾在顺义区的“薄弱校”仁和中学支教。她回忆,“刚进校时,操场满是荒草,桌椅都不齐全。我和老师们几乎从废墟上起步,激发孩子们活泼的天性,举办朗诵会、话剧社、每日一诗、周末讲坛、印刷学生自己的文集、诗集……语文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学习生活。”

  回忆起这段经历,马玉梅仍觉“幸福满满”,“当时没地方打印,学生们就在纸上写诗,画好花边,贴满楼道,像联合国彩旗一样。那时,语文就是生活,我和学生们自由地驰骋在文字的汪洋里,各类文学珍馐任君采撷。”

  “三年支教结束,仁和中学中考语文成绩排在了顺义区首位。”从那时起,马玉梅意识到,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回到顺义区第一中学后,马玉梅带着学生创办了“子芽文学社”,每月出版一期杂志,学生不仅是创作者,还是编辑、营销员,甚至将这份杂志推销到了校长办公室。

  “高考试卷中曾有一道解析《红楼梦》10分必考题目,经常有学生向我反映读不懂,没兴趣。”为此,马玉梅创办了“栋林讲坛”,每期由一名学生做主讲人,按照自己喜欢的角度讲红楼梦。为了“不出糗”,学生会像备课一样,自发地读红楼,在反复和老师修改演讲稿的过程中,读懂红楼。

  如今,“栋林讲坛”已成为顺义一中的品牌活动,连续举办十几期大型读书分享活动。学生们在讲解《平凡的世界》《人生》《牛虻》等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思考着“怎样的人生才算有意义?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么看待人生的苦难?”等人生大课题。

  马玉梅说,“我们做这些的初衷,都是从语文教学本身出发,但是收获远超语文教学本身。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中国新闻》报 作者 罗鲁峤 报道】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