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2:42:26 来源: sp20241128
【专家点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乡村变得更美丽,乡风变得更文明。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使得乡村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屡屡“破圈”,既显著提升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含金量,丰富了乡村群众物质与精神生活,涵养了文明乡风家风,又极大增强了乡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正在不断优化。随着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大数据、5G、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普及,科学技术已经突破了城乡边界、地域界限,使得科研在地、技术在场、专家学者时时参与农业生产成为现实,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新农人、新农业广泛联动、深度契合。科学研究与农业实践的双向互动,推动了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内的一众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村、农业的各领域、各环节,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亮点频出,少人或无人农场在多地破茧而出,万亩田园“一人一键”屡见不鲜。生产管理专业化、分工垂直细分化、消费远程可视化、产业行业整合化的农业现代化态势已经显现,低成本、低耗能、高效能、高质量的智慧农业发展喜人,农业农村数据智能前景已然可期,农业科技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效能逐渐放大。
“千万工程”造就的万千美丽乡村,深刻重塑了农村人居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路径。多地围绕家园、田园与资源谱写绿色华章,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同时,着力构建“生态+科技型”新生产模式、培育“生态+简约型”新生活方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动能,做强做大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生态经济“蛋糕”;以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新样态,做深做实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中最普惠也最实惠的民生福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内涵不断深化的“千万工程”,是实现乡村增美、增绿,农民增收、增福,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引领与康庄大道。在新的发展阶段,更需要凝聚包括情系家乡的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智慧与力量,广泛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共同体意识,依托新农人的根本性主体作用,树立更多“千万工程”新航标,让广袤的农村大地成为亿万人民幸福美好的生产生活家园。
(作者:沙勇,系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陆健、任爽、宋喜群、王冰雅 本报通讯员 芦猛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