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6:30:40 来源: sp20241228
放眼中国经济版图,长三角地区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显著提高,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科技创新一体化
打开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的“九章三号”,会看到数个圆柱形“小冰箱”,里面精心排布着多个比指甲盖儿略大、带着光纤“小辫子”的金属模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尤立星介绍,这些模块名为超导单光子探测器,是“九章三号”中捕捉并识别单个光子的“眼睛”,在上海诞生,到浙江封装,再到安徽应用,每个单光子探测器都会经历一场长三角协同创新之旅。
尤立星表示,上海有非常强的科技实力,浙江嘉善有制造的成本优势,安徽合肥处在持续探索量子科技前沿。长三角协同创新持续助力量子科技攀登科技高峰,团队将继续围绕应用需求推动单光子探测技术演进。
位于浙江杭州市钱塘(新)区的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内,工作人员正熟练操作仪器设备。该院由中国药科大学和钱塘区合作共建,中国药科大学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链接长三角产业要素资源,分别在杭州钱塘(新)区和苏州设立研究院,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
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科研部副部长祁小乐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先发优势明显,主要以大健康和检测试剂为主。钱塘(新)区有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化配套基础,以高端制剂为方向。依托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集群优势,该院已建成多个高能级技术平台与研发服务中心。
从实验室原始创新,到加速成果转化、促成“揭榜挂帅”、孵化扶持创业……协同创新,让要素在长三角自由流动,创新活动产出形成“几何效应”。如今,沪苏浙皖区域创新能力均位列全国十强,协同创新的“长三角模式”跃然而出。
产业协作一体化
今年1月,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目前,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正在上海加紧建造。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琦介绍,在国内采购零部件,来自长三角的供应商占比超60%。公司还联合江苏的一所高校,成功研制了大尺度薄板矫平的电磁矫平装备。
近年来,安徽省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协同合作,促进技术要素流动,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安徽聚焦十大新兴产业,着力布局一批跨省协作的“创新飞地”,积极构建行业认可的高端研发创新平台,推进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跨区域深层次合作。同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不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对标沪苏浙先发地区,加大科技创新及协同攻关力度,建立一系列创新发展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科创生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再上新台阶。
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翔介绍,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该公司有不少科技创新成果,但推广转化是个难题。当地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落户合肥后,通过组织相关展会、技术研讨会、院士峰会等,积极促进跨区域对接,公司在研发合作与产业落地上有了新路径。
金融供给一体化
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电驱动系统性能的关键三要素。总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盘毂动力,因掌握了这一“技术密码”,在过去3年间,年销售额从4000万元攀升至3亿元。近期,公司获得一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进一步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盘毂动力总裁助理潘存伟表示,企业把总部设在上海松江、制造基地设在金华。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的汽车产业高地,如今这里已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最有优势的区域之一,既有完整产业链,也有巨大市场需求和出口便利性。
长三角地区瞄准“硬科技”投资属性,探索金融供给一体化。截至目前,作为长三角首只承接国家战略任务、九地共同出资的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G60基金累计过会金额达5.42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占比29%、新材料占比21%、生物医药占比8%。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副主任、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贾占锋表示,G60基金通过跨区域联动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形成九地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创新力成就生产力,2018年至2023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不仅在地理空间上不断延伸拓展,更在创新生态与协作网络上提质增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5%上升到15%。独树一帜的“创新廊道”经济,为长三角参与全球城市群竞争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记者 李治国 李景 梁睿 李思隐 薛海燕)
(责编:方经纶、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