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6:10:52 来源: sp20241116
近期,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360数字安全集团联合发布一份专题报告,揭露美国政府机构炮制所谓“伏特台风”黑客组织的真实面目,以及美国借此对华进行恶意炒作的幕后真相。
报告详细分析了美国政府机构如何策划并实施虚假信息散布和舆论操控行动,该行动由美国情报机构幕后策划,国会反华议员、多个联邦政府部门以及“五眼联盟”国家网络安全主管部门共同参与,旨在通过制造和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误导美国公众和国会议员博取政治资源,侵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报告指出,“伏特台风”虚假信息事件始于2023年初,至少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在准备阶段,美国政府官员一方面呼吁国会延续《涉外情报监视法案》(FISA)第702条款,另一方面在关岛美军基地虚构网络攻击事件,利用微软公司的技术分析报告,并与其他五眼联盟国家机构合作,为延续“702条款”造势。其次,在“攻坚”阶段,美国政府机构利用虚构的“伏特台风”组织恐吓国会议员,使“702条款”得以暂时延续,同时与部分反华议员勾结,意图打压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后,在“成果巩固”阶段,美国政府机构通过虚假信息行动,推动国会正式通过法案,实现了“702条款”的长期延续以及对中国的打压目标。
美国相关机构的一系列行动并非毫无破绽。技术团队发现,美国政府机构与网络安全企业在“伏特台风”事件上的口径并不一致,美国官方预警与相关企业声明存在矛盾,甚至出现美国网络安全企业修改报告内容以配合政府的情况。此外,美国网络安全主管部门的行为也显现出前后矛盾,比如在宣称清除中国黑客攻击的同时,又声称中国黑客正潜入美国关键基础设施。
美国方面不仅“贼喊捉贼”,更为严重的是,其在实施“伏特台风”行动的同时,还对中国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关键基础设施实施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自2023年5月以来,有美国官方背景的黑客组织对中国实施的网络攻击超过4500万次,受害单位超过140家,而这些攻击行动的背后正是702条款的授权。
令人担忧的是,未来美国网络安全企业可能在情报机构的操控下,炮制更多虚假的“外国政府支持的网络攻击活动”叙事,以欺骗国会批准更大规模的预算,增加纳税人的债务负担。美国情报、军事机构经常以国家安全为由,与供应商勾结,编制虚假预算,购买质次价高的产品,实现利益输送。
美国相关机构的这一系列行为,对国际法和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构成了严重挑战。他们滥用行政权力,操纵网络安全企业和其他行政机构,制作和传播虚假信息,并且其利用“伏特台风”计划作为借口,扩大对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和监控,该行为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即国家不应从事或支持任何损害他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同时,美国情报机构通过虚假信息行动,力图扩大自身的网络监控和渗透能力,这种做法违背了国际人权法保护个人隐私的规定;其通过制造虚假的网络安全威胁误导公众和立法机关,这直接违背了美国的宪法精神,构成对国会以及民众知情权的侵犯。通过“伏特台风”计划,他们企图操纵舆论和制造恐慌,从而获取额外的财政预算,这不仅违背了透明度和责任原则,还可能构成对纳税人资金的不当使用。
美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要求政府支出须有合理依据,而“伏特台风”计划显然缺乏正当性和合理性。该行动中所涉及的虚假信息传播和舆论操控,不仅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对于言论自由的保护,还触及了《通信规范法》中禁止传播虚假信息的条款。宪法第一修正案旨在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但在该修正案下,政府不能滥用权力制造和散布虚假信息,尤其是当这种行为意图误导公众、国会乃至国际社会时,便构成了对言论自由原则的扭曲运用。
美国自诩为国际法治标杆和“人权灯塔”,但其行为却与这些称号背道而驰。美国政客在处理国内政治问题时应关注自身,不应总是将中国当作“挡箭牌”,妄图孤立和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的“702条款”是构建黑客帝国的法律基础,不仅对美国人民构成威胁,也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和个人隐私权的严重威胁。
“伏特台风”系列行动不仅再次证实了美国网络霸权主义的肆无忌惮,也客观反映了其在国内外政治利益冲突下的扭曲逻辑。中国及其他国家应保持高度警惕,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揭露和抵御此类网络霸权主义行径,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与文明秩序。
(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责编:林凡巽、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