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宁司法护航种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5 23:24:15 来源: sp20241225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的10%以上,因此有着“全国每10粒种子里,就有一粒来自建宁县”的说法。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近年来,建宁县持续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种业振兴司法需求,进一步探索种业法治保障新路径,不断提升种业司法服务水平,为推动种业振兴贡献法治力量。

一个最懂种业的法庭

“老乡您好,我们是建宁法院的法官,针对您起诉的种子款纠纷,我们想找您庭前调解,现在有时间吗?”“没有空,我现在要去烘种子了!”近日,建宁县人民法院种业巡回审判专庭成员、生态环境审判庭庭长刘建宁来到黄埠乡友兰村,对一起拖欠种子款的纠纷组织庭前调解。奈何正值农忙时节,约好的制种农户黄某却临时“变了卦”,转身专心干起了农活。

刘建宁见状,也拿起扫帚,边干农活边与黄某唠起家常:“我家里也是制种的,这种活儿我小时候常干……”言语间,刘建宁慢慢拉近了与黄某之间的距离,顺便开始帮其分析这起纠纷的经过和利弊。

原来,黄某与刘某达成口头协议,约定黄某为刘某制种,刘某按每斤6.2元的价格收购。可收到种子后,刘某却只支付了部分款项,黄某所要未果,将其诉至法院。

“老乡,您看这样可以吗,如果年前刘某能还清种子款,咱们就把利息免掉,如果他还是不还,利息照算。”刘建宁试着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没想到黄某很痛快就同意了,一场纠纷在田间地头顺利化解。

2022年4月,建宁法院立足地域特色优势,聚焦种业法律需求,成立了福建省首家种业巡回法庭。同年9月,巡回法庭升级为种业巡回审判专庭。

“我们整合里心人民法庭、生态环境审判庭、诉讼服务中心的资源力量,组建了一支以知农事、懂制种的资深法官为核心的专业审判团队,将庭审从‘高堂之上’搬到更适宜种业案件审理的圆桌法庭和田间地头。”建宁县人民法院院长牟旭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审判专庭推行“派驻法官+巡回审理”的工作模式,选派专人在建宁县国家农业产业园驻点办公,调度法官就近开展巡回评理、巡回调解、巡回审判,推动纠纷前端化解、就地解决。

2022年以来,种业巡回审判专庭共办结涉种业案件129件,诉前化解纠纷29起,累计执行到位种子款686万余元,开展法律咨询、维权保护、送法进企、普法宣传等服务238件次,被当地制种农户亲切地称为“最懂种业的法庭”。

一个部门联动的中心

一组数据显示,建宁县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全产业链条价值达20多亿元,涉及从事杂交水稻制种2.35万户农户、近9万人的生产生活;另一组数据显示,建宁县制种企业有140多家,持证制种经纪人有近400名。

“对于制种农户来说,制种经纪人的意义十分重大。”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曾明星说,他们不仅要将种业公司的稻种带给农户,还为农户种植、管理水稻提供技术指导。

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制种企业、制种经纪人与农户之间的各类涉种矛盾纠纷,2022年9月,建宁县委政法委破除部门边界,牵头整合政法各单位力量,在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了种业振兴法治护航服务中心。

“中心在种业巡回审判专庭入驻试点的基础上,增设检察农业产业联络点、公安经侦警务联络点和司法法律服务联络点,实现违法打击、执法监督、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维权保护等执法司法服务全覆盖。”建宁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仕鹤告诉记者。

2018年至2020年,朱某在担任四川某种业公司福建生产基地负责人期间,在制种面积分配、种子款结算等环节利用职务便利,向制种商索取财物133万余元。

建宁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第一时间赶赴四川、江西等地调查取证,建宁县人民检察院发挥检察一体作用,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

经查实,除了索取贿赂,朱某还采取虚报冒领方式,将种子公司给予种子生产商的35万余元运费补助款占为己有。案件审查过程中,建宁县检察院积极向朱某释法说理,督促其主动退赔,并向法院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

今年4月26日,建宁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采纳了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数罪并罚,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案件宣判后,朱某认罪认罚未上诉。

在建宁县公安、检察、法院的联动配合下,该案的办理始终未影响涉案公司的正常经营,制种商们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7月26日,建宁法院向县农业农村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发出全省首份关于杂交水稻种业市场规范发展的司法建议书,进一步规范种业市场秩序,达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为了促进种业公司依法经营、健康发展,我们依托设在中心的法律服务联络点积极开展种业执法培训,推动辖区律所与种业协会联动共建,同时开展法治体检和种业专题普法,精心培育种业‘法律明白人’,切实为制种企业、制种经纪人和制种大户纾困解难。”建宁县司法局副局长林成勇介绍。

一套跨越山海的机制

里心镇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是建宁县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乡镇,制种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随着制种行业的不断发展,涉闽赣省际边界种业也面临关联纠纷增多、制种规模受限等问题。”牟旭告诉记者。

对此,建宁县与江西省广昌县、南丰县、黎川县等毗邻县建立跨省域司法协同机制,通过定期互访、会商协调、信息共享、纠纷联排、协助执行等方式,守护平安法治边界,司法护航种业振兴。

依托该机制,建宁法院与江西毗邻县法院实施“‘金种子’闽赣紧邻党建”行动,开展联席会议、联动执行6场次,化解涉边界种业纠纷23起。

此外,针对拖欠种子款异地执行难的问题,建宁县建立涉种业案件跨域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法护‘金种子’”执行专项行动,远赴安徽、四川等种业大省开展执行,共执行到位种子款513万余元。

为了让制种农户们的饭碗端得更稳,建宁县在省委政法委的支持下,主动与福州知识产权法庭建立知识产权山海协同机制,搭建知识产权云上保护平台,加速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资源流动共享,推进两地在案件线索移送、协助调查、协助执行、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合作,为种业自主创新提供有力保障。(法治日报记者 王莹)

(责编:代晓灵、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