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托起幸福“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4-11-14 17:05:41 来源: sp20241114

  今年全国两会上,养老依然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出银发经济巨大市场,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让他们更加安心舒心地度过晚年?代表委员围绕这一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开拓“新蓝海”,培育“新赛道”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作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其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6%,预计到2035年占比将达到10%。

  在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进入银发市场领域。谈起布局银发经济新赛道,安徽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董事长潘保春代表颇有心得。他告诉记者,多年前,他所在企业就开始开发适老化智能家居产品,帮助老年人在日常起居或者独立生活时,享受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品质。

  “从为独居老人设计的老人浴缸,到厨房烟雾报警系统、发热木地板等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我们一直在努力促成智能家居产业老年板块落地。”潘保春代表说。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2024年因此也被认为是我国银发经济的元年。

  “这一意见吹响了发展银发经济的号角,对想要入局的企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委员认为,企业开发养老产品和服务要避免一窝蜂扎堆,应发挥企业的科技化、智能化研发优势,在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寻找市场空白。“比如,跌倒探测、急救拉绳、生命体征监护等可穿戴设备,现在就很受老年人欢迎。”彭静委员说。

  在潘保春代表看来,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银发经济市场的发展,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脉相承。他表示,这是个双赢的过程,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从有到优”,供给侧有待发力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是释放银发经济潜力的关键。市场需要更主动地以精准定位对接具体需求,让银发经济“菜单”更丰富。同时,需要突破“看着香、吃不到”的困境,进一步增强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

  “当前,一些低龄老人身体健康水平较好,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收入和消费水平也较前代大幅提升,思想观念更加开放,知识视野更加开阔,他们的需求更加多元。”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代表表示,传统养老产业仅局限于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领域,银发经济的供给侧还存在很大的优化和深耕空间。

  吴国平代表表示,应更加注重养老产业的市场细分和老龄群体消费需求的深度挖掘,通过研发文化旅游养老、在线教育养老、文化娱乐养老等新型养老产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升级的养老需求。

  今年全国两会,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代表,带来了提高银发经济产品供给质量的建议。她表示,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很旺盛,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而市场上针对中老年的培训、健身等商业机构却几乎没有,市场空白亟待填补。

  还有一些代表委员聚焦老年文旅消费市场,带来建议提案。“一些旅行团不接收超过一定年龄的团员,一些航司拒绝达到一定年龄的长者登乘飞机等。”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委员呼吁相关方面重新审视这些约束条件。

  民进中央秘书长金永伟委员则建议,要降低老年文旅消费的“数字”门槛。他呼吁,除节假日和场馆接待人数饱和的情况外,各景点取消线上预约制度,设置老年游客入场通道,6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或社保卡“一证(一卡)通行”。(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韩韫超 杨召奎 窦菲涛 苏墨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