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才有真正的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4-11-30 12:24:04 来源: sp20241130

  前两周,我有一位朋友收到两张赠票,去看了一场小剧场先锋戏剧。看完之后,他一头雾水,和我聊天时连连表示无法理解,后悔没把票让给别人。那部剧我之前就看过一次,当时倒是没有太多感触,只记得剧本主创是一位法国剧作家,近几年才开始与中国戏剧界合作。

  听了朋友的吐槽,我宽慰他说:现在让人看不懂的剧多得是,反正没花自己的钱,就当在路上踩了个坑,之后绕着道走就好。然而,朋友却正色道:“看不懂不是戏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看戏本来就少,也不怎么爱看,要是换个行家来看,感受肯定不一样。”

  尽管这位朋友平素从来不是什么“文青”,却表现出对文化艺术难能可贵的理解与包容。很多时候,一些人面对自己看不懂的文化产品、文化现象时,第一反应往往是防御性的,忍不住加以批判和贬低。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一份虚怀若谷的谦和,愿意带着好奇去了解对方,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

  面对来自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形态各异的文化交流,我们常常强调“兼容并包”的重要性。对个人与群体而言,包容与否往往不是决策式的主观选择,而是不同思维习惯、思维方式自然导向的结果。

  包容的本质,是对陌生事物的接纳,而接纳的前提,则是充分的了解。当人们初次与某种文化“狭路相逢”时,不了解是默认状态,因此自然容易“排异”“应激”,形成负面印象。但是,只要稍稍花些功夫,对陌生文化的背景源流了解一二,原有的困惑与反感,便能转变为基本的理解。以理解作为基础,不论是否欣赏、认同,我们都能以更加宽和豁达的态度,做到真正的包容。

  同样是看了一部“看不懂”的戏剧,有人恨不得大声骂街、痛斥主创胡编乱造,觉得这种剧目就不该上演;也有人愿意试着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搞懂剧目究竟想要传达什么。这种差异,并不在于鉴赏能力的高低,而在于心态、在于格局。

  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机会接受太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但总是愿意张开双臂接纳新生事物,对丰富多彩的陌生文化怀有“开眼看世界”的热诚;也有一些人虽说受过高等教育、在特定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眼界却离不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了解任何“舒适区”之外的东西,把自己搞得十分狭隘。一个人能拥有多少知识,往往受其人生境遇的影响,但一个人在精神、文化层面能拥有多广阔的世界,却可以取决于其自己。

  当然,跨文化交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学命题,在一些具体情境中,促成了解与理解并不总是那么简单。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外国文化“走进来”的过程中,都不难找出这样的例子。就前者而言,在中国美食文化出海的过程中,“西式中餐”在不少海外食客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因此,真正的中国美食要在国际上立足,免不了要经受一系列的质疑与误解。就后者而言,中东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近年来日益丰富,但相比于西方国家,国人对这些国家的文化背景相对陌生,常常将其笼统视为一个整体,而忽视其内部的丰富性。这些事实,都影响着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但是,正如我那位朋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一般——对于陌生的文化产品、文化现象,即便我们一时半会儿无法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作出愿意了解的姿态,暂且将其悬置一旁。与此同时,坦率地承认自己在当下对某些文化的不了解,避免一厢情愿地“歪解”对方,才是真正的兼容并包。

  在这一基础上,交流双方可以努力搭建沟通之桥,逐渐让跨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顺畅,促成真正的理解。对文化多样性多一分认识,便能在文化交流的道路上多走一里路。站在中国的角度上,立足中华文化,秉持包容之心,对不同文化精华兼收并蓄,也更能彰显出我们从容、坚定的文化自信。

  林树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