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3:02:28 来源: sp20241228
图为广东省海丰县南湖风景。 王梓炜摄(影像中国)
蹁跹水袖与曼妙芭蕾并入眼帘,专业院团和群众文艺同“台”竞演,经由网络直播间,也能打开艺术的大门。如今,古今中外各种艺术形式在云端舞台百花竞放,以优质内容发挥着文化普惠功能。
从把线下演出“搬上”互联网,到运用高清视频、三维声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定制”线上节目,演艺直播不断迭代升级,已经成为当下文化新业态的亮眼一隅。总结其中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全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传播规律,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编 者
拓宽演艺市场 推动艺术创新
刘 洋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市场营收规模达2095亿元,较2022年增长5.15%。演艺直播已经从对线下演出的“转播”拓展为定制化的演出形式,成为戏剧、声乐、曲艺、舞蹈、器乐等艺术类型的常规演艺路径。演艺直播作为文艺表演的新媒体传播渠道,折射着人们生活方式、审美风尚、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在拓宽演出市场、推动艺术创新、助力文化传播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网络直播始于本世纪初,随着5G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其形式和内容持续拓宽,演唱会、音乐节、文艺晚会、戏剧等演艺活动陆续亮相网络直播间,短视频平台的年度演艺类直播场次、场均观看人次、评论点赞数量都在不断攀升,出现了如潮汕英歌、环境式越剧等产生广泛影响的成功案例。
新媒介拓展出演艺内容新气象,开拓出演艺新生态。凭借庞大的内容体量、实时互动的媒介优势、评论打赏的反馈机制等,演艺直播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文艺表演平台,推动着艺术的交流互动与创新发展。这里有庄重典雅的古典音乐,也有或悠扬或激昂的民族音乐;这里有中央民族乐团、国家话剧院等知名院团的演出,也有湖南腊尔山、河南马庄村等来自基层、充满生活气息的“村晚”;这里有世界知名艺术家,也有各年龄段的艺术爱好者。与传统线下演出不同,除了表演本身,直播间也包含了练功、教学等内容,拓展了艺术的呈现维度。而艺术交流、同台竞技也是演艺直播的热门活动,戏曲主播发起的同剧种“斗戏”表演,器乐主播发起的古筝和琵琶连麦、二胡和钢琴比拼等,都吸引了大量观众。另外,短视频平台对文艺热点话题的敏锐,也直接反映到演艺直播的内容呈现上,提升了文艺的现实感和影响力。比如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后,大量唐诗主题的吟诵、音乐会等文艺表演出现在直播间,掀起一阵唐诗诵读热潮。此外,直播间即时点评和观众随时进出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与督促文艺表演精益求精、创新突破。
互联网的丰富性和活跃度在演艺直播中有着鲜明体现。在网络传播助力下,演艺直播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艺术专业人士,也让小众文艺从业群体被看见并找到知音。以抖音平台的统计数据为例,截至2024年6月,已有50个“天下第一团”(稀有剧种)入驻该平台。演艺直播间里,唢呐、古筝、马头琴等民族乐器表演收获了上百万粉丝,羌笛、伽倻琴、潮尔、晋南威风锣鼓等非遗项目,广东省海丰县白字戏、河南省内乡县宛梆等稀有地方剧种也在直播中获得广泛关注。直播打赏为稀有剧种演员增加了收入,以往线下演出的上座率与喝彩声,化作网络上的点击量和好评度。演艺直播在传播艺术、传递美、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表演者带来了收益,提振了文艺工作者对行业前景的信心。部分地方基层文艺院团因此有了新舞台,有了解决人才流失、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的新出路。
新的观演关系、传播方式,必然对演艺内容的创作流程提出新要求。经过近年来的演播实践,演艺直播的演出特点、类型化特征不断明晰,对演出内容、技术等层面的定制化要求也在提升。演艺直播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观演关系,竖屏画面、镜头灯光、时长限制、即时互动等要素,对内容设计、现场调度、表演方式等提出了相应要求。比如对传统民乐演出而言,兼顾流行文化、青年群体的审美喜好,挑选知名度高的乐曲,可能效果更好;对传统戏曲表演来说,面对直播间的镜头时,除了唱功之外,需要注意根据竖屏特征调整舞台调度、身段幅度,也要借鉴一些影视化的表演技巧,更加注重刻画表情、情绪等细节。很多文艺演出群体都在持续打磨为网络直播量身定制的演出活动,配置直播团队并定期开播,直播间成为他们的常驻舞台。
对于传统演艺舞台而言,直播间是补充而非取代,是拓展而非冲击。与线下演出相比,演艺直播降低了表演门槛,演出时间、地点更加机动灵活,大幅节约了舞台、设备等成本;对观众而言,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众多门类的文艺演出,网络留言就能和表演者即时互动,利用直播回放功能还可以反复观赏。
然而,线下观演时的现场感、宏阔感、沉浸感、社交功能等,都是线上直播难以替代的。因此,演艺直播和线下演出可以共赢,实现内容联动、互为引流、互相补充。有不少观众观看演出直播后意犹未尽,转而购票走进线下剧场;也有很多观众通过线下演出注意到表演者的其他作品,转而去直播平台观看相关表演。
无论是在物理空间还是在网络空间,观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演艺直播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艺术表演的活力、魅力与创造力。随着直播场次、影响力持续增长,演艺直播还要进一步优化内容,提升竞争力,避免同质化。
演艺直播为文艺行业带来了新的传播场域、票房增量,也为整个演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多演艺直播的观众留言和弹幕里洋溢着对艺术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自豪,就是最好的印证。同时,演艺直播也是发挥文化普惠功能、实现价值引领的重要领域,需要在政策、机制等方面继续优化提升,加强对内容创作、运营方式、版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和规范,让演艺直播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冷门”艺术热起来
吴佩锦
眼睛、鼻梁、脸颊抹上白色油彩,扮相风趣滑稽、唱词生动诙谐,这就是接地气的白字戏丑角形象。从艺30多年来,我演过很多不同角色,最受观众喜爱的还是丑角。这一次,“白鼻仔”亮相网络直播间,不仅为剧团赢得了关注,更让白字戏这一稀有剧种走进了广大网友视线。
发源于元末明初的白字戏,唱段多以古代经典故事和百姓生活为主题,讲求用“戏中有戏”的方式,表现地方人文风貌。历经600多年传承发展,该剧种作为广东海丰的地方戏,承载着人们的乡音乡情。
作为稀有剧种传承人,要担起薪尽火传的责任。受方言演唱限制,白字戏一度难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尝试丰富表演形式和传播方式,组织“戏曲名家进校园”活动,举办戏曲公益培训班,还将著名唱段拍摄成MV,在各地KTV推出。这些努力收获了不小成效,拓展了观众群体,但大家总觉得,还差一个更好的机会。
几年前,线下演出受限,团里有年轻人提出,试试网络直播。我们赶快注册了直播账号,当天连续发布了5条下乡演出的视频片段,没想到浏览量有1万多,网友们踊跃评论点赞。“冷门”戏曲在网上受到热烈欢迎,让我们备受鼓舞,渐渐地,直播观看人数不断上涨,剧团收获了成千上万来自天南海北的戏迷。现在,每一次现场演出,我们都会架起手机进行直播。
随着直播场次增加,我感到不能只把演出搬上网络,还要探索传统戏曲“触网”的规律。要扩大影响力,就要知道“直播间里的白字戏”究竟魅力何在。在这方面,观众最有发言权。我们一条一条地仔细阅读弹幕和留言。有些观众说,自己在海外打拼,打开直播间,看看你们的演出,听听唱段,就像回到家乡,跟亲朋好友把酒言欢。也有的观众说,像回到小时候,听戏台子上的锣鼓齐鸣,特别有归属感。还有不少网友说,在唱词和表演中感受到了汕尾的风土人情,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让我深深感到,在直播间这方小舞台上,蕴藏着传统戏曲传承创新的密码。演绎地方故事、抒发乡情,不正是“戏中有戏”的特色所在?于是,我们一边增加《秦香莲·三对面》《珍珠记·高文举思亲》等经典剧目的直播场次,把乡情乡音送到更多在外打拼的“老戏迷”面前,一边精简优化直播演出内容,突出本地文化特色,让更多“新戏迷”看得懂,品得出剧种独有的韵味。丰富的直播内容“圈粉”了一批年轻观众,其中不少人觉得直播不过瘾,专程来观看我们的线下演出。不久前,我们刚刚公布线下演出时间,就有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线上观众要赶来海丰“占座”看戏,全团深受感动。
传统艺术有一条规律,只有站上戏台、面向观众才有生命力。直播的尝试与成绩,充分印证着稀有剧种不缺少吸引目光的精湛技艺,也不缺少打动人心的文化底蕴,借力网络直播的虚拟舞台,抓住直面观众的机会,就能找到更多传承创新的办法。
比如解决留住人才的难题,网络直播发挥了一定作用。除了整场演出,团里不少年轻人开始尝试直播和短视频。过去一段时间,我们面临后继无人的风险,如果演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就难以专注于技艺精进。但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舞台上站得住脚,再小的角色也得历练5年,要真正扛起大角色,起码得10年。网络直播能够较好地平衡这个问题,不仅实实在在地帮助了演员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和观众的“云互动”,年轻演员们提升了知名度,能切身感受到戏曲的市场潜力和自身价值,坚定从艺的信心和信念。
曾有人问,怎么在网上推广传统戏曲?思来想去,我们的经验是真诚与真实。剧团在网络直播上并不专业,人手少,没有专门的文案、策划、拍摄团队,大家都是身兼数职,加上演出任务多,所以做网络直播、剪辑短视频,都是出于保护好、传承好地方戏的真诚,呈现的演出现场和日常点滴也许不够精美,但无比真实。我想,正是这样的真诚和真实,打动了云端的观众。除了直播,大家拍摄的下乡演出、排练、教学、进校园等视频点击量也很大,说明人们喜欢的不仅是台前的演出,还有幕后花絮。这些戏台之外的内容,打开了人们了解传统戏曲的另一扇窗口。
城市乡村,戏曲舞台日益完善,网络空间,虚拟舞台越来越红火。接下来,我们要多多修炼“内功”,编排一些好戏,让更多精品剧目打破空间限制,抵达网上网下的更多观众。我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用好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手段,“冷门”也可以热起来。
(作者为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本报记者姜晓丹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3日 20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