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21:33:58 来源: sp20241230
【开栏语】
中国是海洋大国。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分布在广阔海域上的1963个岛屿。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6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沿着领袖嘱托的蔚蓝坐标,满载勇立潮头的信心荣光,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开辟出一条又一条向海图强、依海而兴的“航线”,共同鼓起落实海洋强省战略的“风帆”,为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增添“蓝色动力”。
为了深入展现新时代“海上新广东”故事,更好地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10月30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南方新闻网承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联合100多名中央和省市重点网络媒体记者以及相关海洋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知名网络达人、自媒体创作者等,分东、西、中三条线路探访调研广东14个沿海城市。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粤学习客户端即日起推出“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系列报道之“向海图强·广东观察”,敬请垂注。
仓廪实,看深海。
地处南海之滨的阳江,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创新海洋空间综合利用思路,拓展深远海立体海域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沿海县全产业、全链条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和新能源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把海洋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粤海粮仓”,唱响“海洋牧歌”。
高起点规划,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谋定后动,规划先行。
阳江高标准完善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规划编制阳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规划,谋划推进海洋牧场项目“34715”工程,即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海洋牧场产业园、7个渔港综合建设项目、15个陆基配套产业园。谋划了海洋牧场项目21个,总投资203亿元。争取3年内新增重力式深水网箱700个,总数量突破1500个,建设桁架类大型智能养殖装备6台。
阳江还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鸣等国内知名专家为阳江出谋划策,为阳江量身打造了海工防护超大型深远海海洋牧场项目。制定了1个总体研究和12个专题研究计划,先后召开了3次论证和征求意见会,开展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邀请交通运输部原总工徐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等28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组织召开了试点项目论证中期成果咨询评审会。
8月22日,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裴岷山一行来阳江洽谈时表示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海上施工等优势,推进阳江深蓝海洋牧场试点项目,助力阳江打造深远海“蓝色粮仓”。9月25日,市委书记卢一先带队到京拜访了中交集团,双方表示对项目很有信心,将签订合作协议,深化研究,全力推进项目落地。
目前,阳江已建立的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占全省20%;总面积684.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5%。其中阳西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面积497.3平方公里,是现有获批的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鹏岛海域中广核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列入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面积119.1平方公里。
深远海养殖,拓展耕海牧渔发展空间
作为“中国南海渔都”“广东鱼仓”,阳江从远洋捕捞到深海养殖,再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都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耕海牧渔中闯出了一条新路。
阳江大力发展重力式深水网箱,推动近海养殖向深远海转移。今年以来,依托海岛避风、中转等功能,对原有的大镬岛、双山岛和青洲岛三个网箱养殖基地进行了规模拓展,上半年新建成90-120米周长的重力式深水网箱46口,全市重力式深水网箱达到866口,年产量超10万吨、产值超30亿元。
海面上,钢铁巨人转动叶轮,把海风转化为绿电。海面下,鱼种养殖情况实时回传至智慧平台,解决了深远海养殖无人值守与看护的难题,使绿色渔业进一步挺进深海。前不久,阳江明阳海洋渔业研发了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渔风融合一体化装备,完成了海上安装,开展了投苗养殖试验。
作为广东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基地,阳江推动“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创建了青洲、南鹏岛两个渔风融合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将现代化海洋牧场和风电竞配一同谋划,调动三峡、华电、中广核等央企的积极性,加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中广核公司启动了“海上风电综合利用平台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探索在海上风机导管架基础结构上安装网箱养殖;三峡新能源公司正构建“深远海养殖+风电场”的大型桁架升降式深远海智能养殖网箱高效养殖模式;华电福新公司在青洲三海上风电场建设1座抗台型桁架式可升降养殖平台,技术创新和应用走在了全省前列。
同时,推进重力式多边链柔性深海智能网箱养殖项目、桁架式升降养殖网箱(联塑LESSO L001)、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等试点项目在阳江落地试验。中交集团探索建设海工防护超大型深远海海洋牧场试点,解决深远海养殖安全问题,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养殖。该项目建设10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养殖基地,计划投资80亿元,建成后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100万吨,产值190亿元,将推动全省乃至全国渔业发展实现革命性变革。
突出海水种业,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海水种业是海洋养殖的“芯片”,是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2022年,阳西县海水种苗年生产量超400亿尾,产量约占全省的70%。当前全市海水种苗产业已初步打通种苗研发、繁育、推广等环节,正向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挺进“深蓝”提供“阳江芯”。
近年来,阳江培育壮大了恒生、金源、海元水产等一大批海水种苗孵化企业,全市从事海水种苗(鱼苗、虾苗、贝苗)孵化生产的企业1000多家(户),年产蚝苗45亿粒、虾苗50亿尾、海水鱼苗15亿尾,产量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深化“合作社+农户”模式,谋划建设现代海水种业大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市级现代化种业产业园,创建全国海水种业示范基地。编制阳江市种业基地详细规划,申报省级海水种业产业园。加强与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合作,争取建设南海特色海洋牧场鱼类遗传育种中心。
围绕“全产业、全链条”目标,阳江借助绿色食品产业园、海洋牧场、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发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顺欣集团、美味源等“链主”企业作用,推动核心配套产业本地集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形成从陆地、海洋到餐桌的“海水种苗、海洋牧场、预制菜、绿色食品”全产业链。
2022年阳江水产加工品总量19万吨,产值超40亿元。现有规模以上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9家,预制菜规模企业26家,已开发金枪鱼丸、水煮鱼、咖喱生蚝等50多种预制菜产品,年产量达8万吨,产值超23亿元,市场覆盖全国。顺欣集团建设省内第一座温度达到零下60℃的超低温冷库,总容量达2万多吨,为当地和周边城市提供冷库物流及仓储配送服务。海陵试验区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预制菜观光旅游产业园)规划占地约700亩,已完成《预制菜观光旅游产业园控规初步方案》的编制工作。
完善服务配套,加快海洋产业保障体系建设
海洋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平台牵引带动和“护航”。
阳江发挥海岛支点作用,将沿岸、近岸、海岛、深远海一体谋划,打造近岸岛屿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中转、海上风电运维和后勤补给服务基地。加快推动渔港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冷链物流仓储保障基地,建设海洋牧场陆基产业配套产业园,着力完善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渔港升级和港池航道疏浚项目建设,构建饲料加工、仓储物流、岸基港口码头、养殖装备制造维修等一体化的陆基保障体系。目前,已建有2个国家一级渔港(沙扒渔港、溪头渔港)、1个国家三级渔港(河北渔港)、1个群众性渔港(马村渔港)以及1个青草渡避风锚地。建设漠阳农批广东粤西水产交易市场,是融冷链、仓储、物流、批发于一体的的创新型智慧农海产品交易平台。
同时,鼓励多元投入,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动员国有资本投入产业发展,支持有海洋旅游产业基础的民营企业投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鼓励镇、村集体和渔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央企国企带头、多方合力参与“海洋牧场+”建设的良好局面,为打造“蓝色能源+海上粮仓”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在金融服务方面,深化政银企合作对接,加强金融政策引领、结构性工具支持、金融产品服务优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模式,进一步降低海洋牧场融资成本;积极完善气象保险支撑体系,深入研究创新气象指数保险;强化海洋牧场保险保障作用,利用政策性险种和商业性险种保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积极推动和开发商业性险种,构建包含海水养殖、海洋种业、海洋运输、加工保障等在内的保险产品服务,推动成熟险种适时纳入政策性保险,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提高坚实的金融保障。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乘着“打造海上新广东”的东风,阳江正加快发展步伐,向深远海进发,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的持续壮大注入活力。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强 张纯青
策 划:李琳 袁佩如 朱景
采 写:阳江日报记者 张影
执 行:苏若倩 韩薇 曾文宇 欧文恒 刘玉倩 张涵青
视 频:阳江日报
设 计:李江锐 张琪达 杨晨悦 汪婉莹
校 对:陈学德 赖玉清
南方网 阳江日报联合出品
(来源:南方网)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