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创新、扩大内需、防范化解风险

发布时间:2024-11-18 09:16:15 来源: sp20241118

原标题:聚焦科技创新、扩大内需、防范化解风险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提到的这12个字为2024年的经济工作举旗定向。

同时,会议提出了九大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就2024年我国经济工作重要发力点,采访了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等六位首席经济学家。他们普遍认为,本次会议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预计2024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在科技创新、扩大内需、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重点发力。

九项重点工作中科技创新居首位

会议部署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中,第一项即围绕科技创新展开。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体提到,“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

“在会议提出的明年九项重点工作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居首位,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作用。”董忠云说。

温彬认为,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反映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表明既要大力发掘新产业和新赛道,也要用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同时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已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研发投入稳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

明明表示,会议对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以及新质生产力的视角把握更为宏观系统,方向判断更为积极新颖。其中,人工智能首次单独成句,作为颠覆、前沿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对人工智能的整体政策态度已由前期的观察评估转为重点支持,未来相关利好政策或达到新的层级。

董忠云表示,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生命科学等新产业、新赛道,与之相对应的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受访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会议在扩大内需方面的工作任务部署十分值得关注。

郭磊表示,在扩大内需政策上,会议强调“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在传统消费领域,特别提到了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新型消费领域,特别提到了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简单来说,政策重点就是耐用消费品以及新型服务类消费。

温彬表示,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与以往表述相比,重点强调了“有潜能”“有效益”和“良性循环”这几个方面,这意味着政策将不再“孤立地”刺激消费和投资,而是放眼长远,兼顾提升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力争实现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追求“1+1>2”的政策效果,提高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

“有效投资和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都是扩大内需的抓手。”罗志恒认为,终端消费需求上升有利于提高制造业投资,而高质量的投资则会形成高质量的供给,进而促进消费的释放,实现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结合会议提出的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预计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可能会出台新的促销引导政策。此外,会议提出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对应PPP模式有望针对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采取进一步的调整与创新。”董忠云说。

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具体包括“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等。

罗志恒认为,明年防范化解风险将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硬化地方债务约束,防止隐性债务化而不绝;二是化解房地产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三是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止风险蔓延。

尤其是在房地产方面,董忠云表示,会议再次强调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房地产行业融资条件有望进一步改善,预计房地产行业的信用风险将进一步趋缓,从而为购房信心和地产销售回升提供支撑。同时,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三大工程”,相关领域投资有望对明年房地产投资形成一定支撑。

郭磊认为,关于房地产,除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外,会议还指出要“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明年或许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框架成型的关键之年。

“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中心是把立足当下的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稳定房地产市场,与着眼长远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二者结合起来。”庞溟表示,下一步,要适应我国城镇化格局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趋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保持信贷、债券、股权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和常态化,特别要让优质房企激活资产、接续负债、补充权益、提升预期,带动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状况、投资活动、并购重组回到正常发展轨道等。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