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0:13:45 来源: sp20241102
编者按
岁月的指针又一次指向年终。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级政法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履职担当,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法治实践。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年终特稿”专栏,多角度展示一年来我国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张晨
“刷单兼职”“投资贷款”“虚假征信”……电信网络诈骗套路重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钱袋子”被不法分子盯上,怎么守住?
这一年,公安机关纵深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重拳打击涉诈犯罪生态系统,强力挤压涉诈犯罪生存空间;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显著战果,累计3.1万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移交我方;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被成功铲除,形成强大震慑。
打源头,从严惩治境外电诈犯罪
幕后“金主”、组织头目、骨干成员……这一年,公安机关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动作频频,一大批在境外从事诈骗活动的人员集中被抓捕回国。
11月16日,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3名缅北电信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被缅甸警方抓获并移交我公安机关。缅方11月15日夜组织对明学昌抓捕,其间明学昌畏罪自杀身亡。此时,距离公安部刑侦局发布悬赏通告,通缉该4名重要头目仅仅过去了4天时间。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截至11月中旬,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我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3.1万名,其中幕后“金主”、组织头目和骨干63名,网上在逃人员1531名,打击工作取得显著战果。
继缅北果敢明家电信网络诈骗头目落网后,中方又公开通缉果敢“四大家族”涉电诈人员。12月10日,缅北果敢自治区原主席白所成等10人被通缉。
随着我国公安机关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和国际执法合作持续深化,以往潜藏于东南亚国家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逐渐向缅北地区转移,主要盘踞在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等地相邻的缅甸一侧。
今年以来,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由此衍生了偷渡、非法拘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严重侵害我国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对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综合研判,认真分析诈骗手法类型,查清诈骗窝点和人员情况,收集固定犯罪证据;组织云南等地公安机关加强分析研判,创新打法机制,强化警务合作,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打击工作,连续开展多轮打击行动,向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先后移交我方,战果显著,捷报频传。
《法治日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被成功铲除,狠狠打击了境外诈骗集团的嚣张气焰,对诈骗分子形成强大震慑。在缅甸各方大力配合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移交我方,并被涉案地公安机关陆续押回。公安机关将彻查其全部违法犯罪事实,坚决依法予以严惩。
公安机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保持对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高压严打态势,不断深化中缅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持续组织专项打击行动,全力清剿诈骗窝点,依法缉捕涉诈人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切实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治生态,挤压涉诈犯罪生存空间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持续强化打击力度,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持续组织区域会战、集群战役,有效震慑犯罪。
2022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开始施行。一年来,这部专门为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制定的法律,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全方位法律支撑: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公安机关依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累计对21.05万人次进行行政处罚。
——公安部组织开展区域会战和集群战役,严厉打击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推广引流、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组织偷渡等非法服务的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8万名。
——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1389万人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27.5亿次、短信22.8亿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603.6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88亿元。
在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朱骏看来,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个系统工程,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施行之前,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措施不够充分,缺少一定的“刚性”手段。
如今,反诈“防护网”正在越织越密。前不久,公安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起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19条,主要包括惩戒原则、惩戒对象、惩戒措施、分级惩戒、惩戒程序、申诉核查六方面内容。征求意见稿指出,应坚持分级惩戒、过惩相当,对于因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惩戒期限为3年;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惩戒对象,惩戒期限为两年。
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围绕境内打击,持续组织开展区域会战、专案攻坚、集群战役,密切与各部门协作配合,严厉打击引流推广、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等犯罪团伙,坚决切断犯罪关键链条,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如今虽然发案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严打电信网络诈骗回流类案件以及黑灰产业链上,在整体控防、技术反制、大案研判等方面继续发力,持续推动打击治理电诈工作再上新台阶。”朱骏说。
重预防,营造全民反诈社会氛围
“碰到卖保健品送鸡蛋的一定要多注意!”“别等被骗去派出所喝苦咖啡。”12月5日,记者在福建省福州市光明港夜市一处“摊位”前,看到民警正在街头普及常见诈骗套路。
这个福州市公安局台江分局新港派出所根据辖区夜市人流情况开设的“反诈摊位”,从今年夏天开始“摆摊”,持续至今。在现场,民警引导来往路人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告知常见诈骗种类以及防范措施,提醒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诈意识和识诈能力,尽享人间“烟火气”。
反诈宣传送进夜市,是各地公安机关多措并举营造全民反诈社会氛围的一个生动写照。
这一年,广西首列反诈主题地铁专列启程;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大鹏分局民警走进在辖内人流密集的菜市场,提醒居民在装满“菜篮子”的同时,也要注意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反诈专班走进高速服务区,对商户和过往司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传……
随着打击治理工作不断深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记者注意到,国家反诈中心编制的《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中,详细梳理了10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和诈骗手法,深入介绍了七大反诈利器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据介绍,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造成损失的金额最大。
反电诈,打防并重,防范为先。从提高堵截能力,到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劝阻群众免于被骗,再到完善止付冻结机制,全国公安机关不断建立完善反诈体制机制,提升技术反制能力,推进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大数据研判,切实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撑。(法治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