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摇篮/安全屏障/共有家园…北方边疆还有这样一个“斜杠之城”!

发布时间:2024-11-01 12:17:32 来源: sp20241101

  “忆昔开元全盛日”,回首大唐的辉煌,时隔千年,仍让人激动不已。每每提起隋唐的先声北魏,让人对那民族交融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

  这一切辉煌的肇始,在距离长安数千公里之外的呼伦贝尔。

▲位于第二阶梯的呼伦贝尔地形图。(图片来源:地图帝)

  

▲呼伦贝尔区划位置图。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有着1733.32公里的漫长边境线。呼伦贝尔市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有多大呢?这么说吧,相当于山东省和浙江省的总和,够大吧?现在,221万各族儿女居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呼伦贝尔美丽、富饶、辽阔。今天随着“道中华边疆行活动”走进呼伦贝尔,我们得以认识一个集多彩人文、厚重历史、包容特质为一体的北疆明珠,倾听在这片土地上以前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民族共同强边固防、共绘美好明天的感人故事。

  见证中华民族凝聚历史

  展开历史长卷,发祥于大兴安岭的民族不断从森林中走出,沿大兴安岭东西两麓南下,或向西到草原、或向南游牧,最终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与农耕文明交汇。

▲呼伦贝尔市地势图。

  东胡,这个自商代就出现的名字,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进人们的视野。公元前209年,强大起来的匈奴征服东胡,统一北方草原。东胡退居乌桓山的一支被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这时,以狩猎为生的鲜卑居住在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幽静的后院”的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中。

  当这里的人们再次被史书浓墨重彩地记录时,他们的名字是“拓跋鲜卑”。在游牧生活中养成强悍性格的他们,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吸引,不由自主地走向中原。在大同、在邺城、在长安,他们与中原王朝相碰撞、与中原文明相交融,他们建立的北魏,拉开了隋唐大一统的序幕。他们将自身融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将他们的文化融入中华文明,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绚烂色彩。

▲呼伦贝尔博物馆制作的拓跋鲜卑迁徙路线示意图。 ▲室韦都督府。(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唐代在这里设置室韦都督府。从此,呼伦贝尔被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管辖。此后,在室韦部、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在斡难河流域设立斡难河卫,管理当地各族,同时巩固边防。清朝建立后,呼伦贝尔归黑龙江将军节制。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战,戍守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千年往事无不体现着,呼伦贝尔与中原之间无法分割的历史渊源,无不体现着中华大地归于一统的历史必然。无怪乎历史学家翦伯赞称呼伦贝尔是“游牧民族的摇篮”。

  今天,呼伦贝尔充分挖掘历史资源,以嘎仙洞为起点,开发“融合之路”精品旅游线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

▲位于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深处的嘎仙洞,是鲜卑先民居住的地方。 ▲位于嘎仙洞内石壁上的石刻祝文拓片。反映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派大臣到嘎仙洞祭祖的史实。

  筑起北疆安全屏障

  呼伦贝尔城因守边而建、因固边而兴。

  1732年,为守护边疆,清政府从布特哈等地区抽调汉、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各族军民,来到呼伦贝尔草原筑城放牧,开始了守护边疆、开发边疆的新生活。

  守护和建设祖国北疆,是每一个呼伦贝尔人的神圣使命。

  近代,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呼伦贝尔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

  海拉尔铁路工人大罢工、反抗沙俄侵略的“麦丹之战”、驱逐沙俄越界采金者的斗争等历史事例,印证着呼伦贝尔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欺压,呼伦贝尔各族人民历经屈辱而始终保持斗志,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开展了英勇而悲壮的斗争。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革命的火种在呼伦贝尔点燃,中国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理想传播到这一地区后,共同的革命理想使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为祖国和民族的彻底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1926年,博克图机务段建立了中共地下党组织。从此以后,海满抗战、东北抗联三进呼伦贝尔等革命斗争从未停止,发生了抗联与各族群众义结金兰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驻守呼伦贝尔地区的哈满护路军总司令苏炳文将军在海拉尔誓师宣布抗日,史称“海满抗战”。海满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继江桥抗战之后以民众抗日救国的形式,打响了对日宣战的第一枪,是“九·一八”之后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六年局部抗战的重要战役战斗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呼伦贝尔成为东北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派军队与日伪时期的残余势力勾结,抢夺胜利果实。对此,莫旗阿尔拉地区达斡尔族农民和猎人成立革命武装——阿尔拉骑兵大队。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1946年1月,阿尔拉大队会同嫩江军分区部队解放尼尔基,1月15日成立布西旗政府,同年改成莫力达瓦旗政府,这是呼伦贝尔地区第一个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

  这些发生在呼伦贝尔大地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充分证明了是中国共产党唤起了各族群众的觉醒,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投身血与火的革命征程,实现彻底解放。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千上万的复转军人、知识分子和各种群体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来到呼伦贝尔,参与到大兴安岭开发、农垦开发、煤炭开发等事业,振兴边疆、支援祖国建设,成为开发建设呼伦贝尔的生力军,成为呼伦贝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厚底色。

▲《人民日报》关于鄂伦春族人民签署爱国公约的报道。

  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第一个以旗为建制建立的自治地方。1951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鄂伦春旗。鄂伦春旗各族人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致决定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表达感激之情,在信中他们说:“解放以前,我们遭受满清、旧军阀和伪满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由于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在您的领导下,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我们鄂伦春族才得到翻身。”与会所有代表一起签署了爱国公约,一起约定:“拥护毛主席、拥护共产党、拥护中央人民政府……”

  进入新时代,呼伦贝尔市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光荣传统得到传承和巩固。从30余载母爱洒边关的满洲里市原副市长孙菊亭和她的“兵妈妈”拥军团姐妹们,到被称为额尔古纳河畔的永恒界碑的边防某连连长杜宏,从“国家的孩子”两代人接续护边到边防干警在暴风雪中抢救牧民,新时代军警民“鱼水情”,展现着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共同守护祖国北疆的巨大的凝聚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新时代呼伦贝尔“守边人”——海东青骑警队。

  包容和谐造就共有家园

  1910年,清政府废除蒙禁政策后,移民实边、闯关东、修建中东铁路、煤炭开采等历史事件相继发生,全国各地向呼伦贝尔地区迁徙大量各族群众,与原来驻守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共同形成了守护祖国北疆的中坚力量。

  从万里茶道上络绎不绝的人群,到闯关东的农民、修建中东铁路的工人,都在呼伦贝尔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新生活的希望,融入了呼伦贝尔大地和呼伦贝尔生活。

▲呼伦贝尔古城夜景。( 中新网 发 吕昊俊 摄)

  新中国成立后,农垦开发、林业开发、支援边疆等政策措施又加快了呼伦贝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的步伐,从全国各地迁徙到呼伦贝尔的各族群众与日俱增。50年代从山东省迁入额尔古纳市的760户回族群众、60年代从扎赉特旗等地迁入新巴尔虎右旗5000余名各族群众、70年代从全国各地迁入阿荣旗、扎兰屯等地的大量农民……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等地各族群众来到呼伦贝尔经商、创业,成为了推动呼伦贝尔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呼伦贝尔的发展,倾注了来自各地各族人民的心血。

  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以包容的心态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各民族互嵌共居、交融发展的良好局面。

▲呼伦贝尔市文化馆创编并演出的广场舞作品《森林中的考考乐》,荣获国家文旅部第十九届广场舞类群星奖。(图片来源: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

  2020年呼伦贝尔全市结婚登记14581对,其中不同民族结婚登记4113对,占总数的28.21%,不同民族结婚登记数量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结婚登记为3658对,占不同民族结婚登记数的88.94%。

  呼伦贝尔市顺应各民族大融居、大流动的发展趋势,采取建设完整居住社区等措施,促进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城市生活。

  呼伦贝尔始终是各民族共居、共荣、共享的家园。在这里民族不是界线,中华民族是所有人共同的底色。

▲各族儿童参加“童心永向党 同绘内蒙古”绘画活动。(图片来源: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

  点亮团结交融风景线

  呼伦贝尔处处风景、时时如画。

  行走在呼伦贝尔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春季的生机暖融、夏季的绿波浩瀚、秋季的绚丽缤纷、冬季的满眼银甲,勾勒出一个四季分明,绚丽多彩的北疆明珠。

  大草原的辽阔、呼伦湖的波涛、满洲里的夜色、白桦林的优雅、敖鲁古雅的神秘、嘎仙洞的深邃,都透射出一种和谐安详的蕴意,让我们一路走来一路风光、一路走来一路欢歌。呼伦贝尔人的团结奋发、美美与共,成为一道团结交融的风景线。

  “守望祖国北疆·共绘多彩呼伦贝尔”是呼伦贝尔市深入实施的品牌创建活动,以融全局、夯基础、拓载体、重实效的思路和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效升级,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针对不同地区类型、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群众特点,呼伦贝尔采取针对性载体和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节目形态和栏目形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讲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呼伦贝尔故事。

  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工作方面,在基层设立群众意见征集点、组建民族工作法律制度宣传队、建立民族领域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设立民族法治宣传阵地等措施,推动民族工作各项法律制度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顺应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新趋势,呼伦贝尔市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示范工程试点。开展“守望相助好家园”微活动,搭建守望相助“微平台”、开展守望相助“微行动”、征集守望相助“微心愿”、举办守望相助“微宣讲”等活动,以社区网格为单位搭建了180个微信交流平台,开展扶贫助困、家园共建等“微行动”2800余次。“共生共荣、共建共享”城市民族工作格局,营造出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互助浓厚氛围,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1983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先后有24个单位和36名个人被国务院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2013年以来,先后有6个旗市区、3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018年,呼伦贝尔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目前正在全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呼伦贝尔冬季那达慕( 中新社 记者 张玮 摄)

  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互鉴、交融发展,汇聚到灿烂的中华文化中,丰富着祖国北疆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呼伦贝尔市采取“两个打造”精品工程、“两个阵地”引领工程、群众文化浸润工程等措施,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蒙古族那达慕、鄂伦春族赞达仁、鄂温克族瑟宾节、达斡尔族鲁日格勒等传统文化在这里获得新的生命力,点缀了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昂首走在发展进步前沿

  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呼伦贝尔市各族人民,在历届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克服各种困难,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呼伦贝尔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谱写了民族团结、边疆安宁、共同进步的华美乐章。

▲2023年7月,海拉尔第十九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开幕。(图片来源: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

  1954年,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成立了国营农牧场筹建委员会。1960年6月,为了解决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原农垦部王震部长经中央批准调拨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局的物资、人员支援呼伦贝尔盟农垦开荒。此后,来自全国各地大批转业官兵、知青、大中专毕业生和招收的待业青年加入到农垦开发当中,与呼伦贝尔各族人民同甘共苦、铸剑为犁,成为开发建设呼伦贝尔的生力军。经七十余年的艰苦创业,呼伦贝尔农垦已发展成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坚实力量。

  历史的锤炼、风霜的洗礼,让呼伦贝尔人始终保持着勇于开放和开拓进取的“基因”。

▲满洲里铁路口岸集装箱场。( 中新社 记者 刘文华 摄)

  1988年被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1992年满洲里市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1994年呼伦贝尔被国家民委等部门批准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2021年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一带一路”上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

▲呼伦贝尔市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一轴两翼”总体布局图。

  这一系列改革、试点无不体现着呼伦贝尔人的勇气、智慧和担当。

  目前,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深做实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农牧产业增量增质、新兴产业集约集聚、生态产业乘时乘势、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五大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越1500亿元大关,增速跃居全区第3位。2023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实现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持续发展中彰显了道路自信,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基础。

  挺起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松涛凝香的大兴安岭、百折千回的大河、星罗棋布的大湖泊、滋养万物的大湿地形成了祖国北疆完整的生态系统,与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人民共同架起了祖国北疆生态安全的屏障。

  汉、蒙古、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世代居住在这里,与草原、森林、河湖、湿地融为一体,形成了源于自然、顺应自然、融于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世代守护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大兴安岭,森工人筑梦兴安、守护绿色的故事仍在延续。1952年,全国各地几万名复转军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陆续汇聚到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一同投入到林区开发建设和植树造林事业。

  作为呼伦贝尔大兴安岭第一代开发建设者,他们爬冰卧雪、栉风沐雨,为国家提供生产建设所需的大量木材和林产品。

  2015年3月31日,在连续开采63年后,广大森工人又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全面停止了商业性采伐,放下了弯把锯,拿起了护林旗,从砍树人转变为护林人,在巍巍大兴安岭上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守护祖国北疆绿色长城的时代赞歌。

  别样的呼伦贝尔更具魅力,别样的呼伦贝尔更有底蕴。呼伦贝尔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为指引,铸团结之魂、固团结之基、聚团结之力,在祖国北疆铸起牢不可破的人心长城。

▲由呼伦贝尔文艺工作者尼·巴雅尔作词、陶德赛汗作曲的歌曲《感恩的歌儿代代传唱》,唱响呼伦贝尔市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旋律。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刘渝西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才丽媛

  (来源:道中华)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