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4:07:40 来源: sp20250111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南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张璐研究员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抗结核新靶标Rv3806c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这项发现和功能机制研究是抗结核药物开发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微生物领域国际期刊《自然·微生物学》上。
结核病由细菌性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每年造成千万人感染、百万人死亡,是全球重点防控的慢性传染病。
Rv3806c作为一种参与细胞壁前体生产的膜蛋白磷酸核糖基转移酶(PRTase),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抗结核新靶标,对其功能机制的研究有望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耐药结核提供新思路。
此次研究成果分别解析了Rv3806c与其受体底物和供体底物结合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揭示了该蛋白在细菌质膜上催化磷酸核糖转移的分子机制,为研究Rv3806c作为新靶点的靶向性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该研究还通过结构和功能研究,解释了临床在Rv3806c上突变造成乙胺丁醇耐药的机制,表明位于三聚体界面的磷脂结合位点通过一种可能的变构调节机制影响三聚体的PRTase,从而介导临床乙胺丁醇耐药。
“此项工作是联合攻关团队聚焦抗结核细胞壁合成全新靶点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为系统性理解Mtb独特复杂的细胞壁组装分子机制和靶向细胞壁的抗结核新药发现,提供了结构基础。”张璐说。
(记者陈曦 通讯员丛敏)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