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07:56:27 来源: sp20241127
我老家宅院前,有一片竹林,四季皆披绿装,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江南多雨水,竹子长势茂盛。竹林东西长达二三十米,南北有七八米宽,枝叶葳蕤,遮天蔽日。一些冠大而腰身细长的竹子,经受不住自身重量,背就微微弯曲。竹子们搭肩挽手,临风起舞,在微风中发出簌簌的声响。
竹林南边是一条村道,道路旁边有一口水井。井边的担水声、闲聊声、捶衣声,穿过竹林,隐约可闻。暑天时,这口井的水极凉。用勺子舀一瓢井水饮用,那股凉意从喉咙流到胃里,让人暑气全消,惬意无比,又从不会闹肚子,竹林是否起到净水的作用,不得而知。
这片竹林何时种植,没人考证过,但从我记事起,竹子就已长得十分茂密。竹林的地面,铺满了浅黄色松软的落叶,一脚踩踏上去,窸窸窣窣作响。孩子们喜欢钻进竹林玩耍,对他们来说,竹林别有一番乐趣。
海岛台风多,竹林任凭风雨肆虐,却依旧枝叶蓬勃。每年春回大地的时候,气温转暖,淅淅沥沥的一场春雨之后,泥土松着筋骨,竹子的生命力就爆发了。过不了多少时日,竹林间,绿绿的笋芽儿探头探脑,噌噌地拱出地面,像举办一场拔节比赛,一天一个模样。
江南人喜欢吃笋,无笋不成春。一碗春笋堪称舌尖上的美味。史书有载,竹笋自古就被视为上好蔬菜,尤其受到文人青睐。在唐代,朝廷还有专员负责植竹。《唐书·百官志》云:“司竹监掌植竹苇,岁以笋供尚食。”到了宋代,苏轼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人到中年,尝到了很多生活的艰辛之后,美食成了他寻找寄托、摆脱窘境的一种方式。他因此到处寻鱼、吃笋,乐在其中。
一到春季,想吃笋了,我就到家门前的竹林中,刨开湿润的土层,割几支竹笋回家。三下两下剥去笋衣,细长光润的嫩笋就裸露出来了。刚采来的鲜笋,能经受长时间的煮、烤、炒。若做成油焖笋,则清香飘飞,夹一箸入口,鲜美之感在唇齿间久久逗留。一时吃不完的鲜笋,用清水煮熟,晒干后可以久藏。要做菜时,把笋干用水泡发,清香依旧,且更耐咀嚼,让人回味无穷。
别看年年都割竹笋,到次年春,竹林里的竹笋照样源源不断地从地底冒出来,一点没见减少。挨到夏天,新竹已长成与老竹等高。遇上溽暑时节,天气闷热,竹林中却比外面凉爽很多,空气也更加清新,附近的村里人多喜欢到竹林里歇凉、聊天。人喜欢竹林,鸟儿也一样喜欢在此栖息、嬉戏,飞上落下,叽叽喳喳。晚上,一些鸟儿还会在竹枝上留宿。
秋天的竹林也很美,但比较而言,孩子们更喜欢冬天的竹林。冬天来临后,雪花飘飞。在雪后无风的日子里,竹林的冠顶会覆盖上一层积雪。这时候,孩子们要去摇晃竹秆,以免竹秆被雪压断。但这个过程很有乐趣,竹秆一摇,竹子上的雪犹如从天而降,纷纷砸在地上,竹林里于是人为地又下起一场大雪。这可乐坏了孩子们,他们摇竹秆、扔雪球、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偶尔,一些竹子还会开花,白色的小花垂挂着,犹如一盏盏小灯笼缀在枝头,随风摇曳。一阵大风刮来,花瓣飘飞,仿佛天女散花。
竹子用途广泛。那时家用竹器甚多,竹椅、竹梯、箩、筐、篮、蒸笼等,依据竹子的大小、质地、硬度量材选用。空闲时,经常看到父亲把竹子砍掉,用刀去掉枝条叶子,将竹子劈成若干小片或一条条篾线,编制成一件件精美的竹制品,如竹食罩、竹篮、筛子、筲箕等生活用具。有时,我也会截一段竹子,钻几个孔,制成竹笛,吹出的音韵清脆而婉转,给童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一晃已经离开老家几十年,故乡已成为遥远的记忆。现在每逢竹笋上市季节,吃到新鲜的竹笋,我都会想起家门前的那片竹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3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