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 能效提升:钢铁行业加速绿色革新

发布时间:2024-11-23 15:44:35 来源: sp20241123

在“双碳”背景下,钢铁行业如何推动节能降碳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日前,在2024(第十五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大会上,与会嘉宾表示,钢铁行业要以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为抓手,推进减污降碳和能效提升,加快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期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提出了7方面重点任务:加强产能调控和产量管理、强化新上项目源头把关、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加强全流程余能利用、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推进钢铁低碳冶炼新模式和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认为,钢铁行业应持续巩固绿色发展成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打造全球最大的钢铁清洁生产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钢铁力量。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泰表示,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对于支撑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企业、行业等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钢铁行业要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极致能效工程,加大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力度,加强产能产量合理调控,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竞争优势。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表示,加快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节能减排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谈及如何具体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刘炳江表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距2025年底收官仅剩一年多时间,全国80%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拟定目标任务是不变的。尚未完成改造的企业,要抓紧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已完成改造和公示的企业,要重视建立长效机制。与此同时,环保“扶优汰劣”对于钢铁行业发展具有积极调节作用。未来,扶优汰劣差异化管理政策会更加清晰,将进一步加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力度,通过差异化政策充分释放先进生产力。

“下一步,工信部将系统推进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促进行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丁志军说,以工艺创新为主攻方向,研发应用氢冶金、碳捕集利用等颠覆性、革命性的工艺技术,围绕基础理论、工艺路线、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开展全流程全产业链系统攻关;构建对标、达标、优标三层工作体系,以节能标准实施推动企业合理合规高效用能,推进工业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服务,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合理用能,挖掘节能潜力,通过企业能效对标达标,实现扶优扶强,标杆引领,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推动金融资源精准对接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支持行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黄导表示,未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工作的开展应与政策要求紧密衔接,让政策举措更多转化为行业企业的实际行动,使钢铁行业在落实实施“超低排放”“极致能效”“数字化转型”三大行动中,与绿色生产圈的产业链伙伴相互依靠支撑与协同,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凝聚力与动力。

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也要发挥碳市场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表示,由于政策兼容性强、区域行业拓展性强、金融衍生性强,碳交易已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减排工具。碳市场不仅能够有力推动减排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有效激励技术创新,降低减排成本。针对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具体对策,一方面,要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提前谋划碳资产管理;另一方面,要推广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强度。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能源处处长郜学表示,据碳核查相关资料及不完全统计,纳入碳交易试点的钢铁企业涉及粗钢产能约占全国粗钢产能的七分之一。钢铁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规范企业内部碳排放统计核算管理;建立管理台账;证据留痕,做好数据溯源等。

(责编:乔业琼、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