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上的钢轨“打磨师”

发布时间:2024-11-17 04:20:34 来源: sp20241117

  眼下,正值春运高峰,各地火车站迎来南来北往的旅客。热闹春运气象外,还有一群年轻人在严寒的天气中,用心守护春运平安路。

  每天凌晨1时,忙碌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此时,在京沪高铁苏州北站内,机声隆隆,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机械化打磨一车间五工班的钢轨“打磨师”们正在对打磨车进行出车前的检查。

  6个身着橘黄色防护服、头戴安全帽的打磨师,手拿检修锤,在岗位上各就各位。

  “报告工长,1号位检查完毕,可以开车。”“6号位检查完毕,可以开车。”

  呜……伴随着一声长笛,打磨车缓缓驶向施工地点。

  “今晚,我们工班负责的是京沪高铁苏州北至昆山南间1250公里至1260公里处钢轨打磨修复作业。”28岁的施工负责人、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机械化打磨一车间五工班班长濮琪晔说。

  京沪高铁是长三角地区最繁忙的运输干线之一。春运期间,列车开行密度加大、车次增多,在时速350公里的列车动荷载反复作用下,桥梁、道岔两端和曲线等处钢轨容易产生波浪形磨耗和侧磨擦伤等病害,影响列车运行平稳性和旅客乘坐舒适度。此时,需要打磨师利用夜间高铁停运的间歇期,对钢轨进行打磨修复,恢复钢轨轮廓尺寸,使车轮和钢轨形成合理的接触面,以保证列车运行速度和平稳性。

  “1号位有!输入模式51,各磨头摆角位置正确!”坐在主操作位的打磨师贺彬,一边用对讲机和濮琪晔进行打磨作业模式的确认,一边专心观察着操作屏上打磨设备的运转情况。

  确认设备运转正常后,濮琪晔下达打磨指令:“下刀!开始打磨!”

  贺彬缓缓推动手柄,落下打磨砂轮,下刀瞬间,钢花飞溅,轮轨摩擦声与机器轰鸣声相伴。

  濮琪晔是这群打磨师的“头儿”,自从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把学好技术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从操作工干起,后来担任副车长、车长、班长职务,曾带领工班青年成立“团员突击队”,远赴千里之外的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大秦货运专线进行钢轨打磨,确保全国运煤大通道安全畅通。

  “钢轨打磨看似是个‘糙活儿’,却容不得半点马虎,打磨浅了除不了病根,打磨太深又会影响钢轨寿命,必须保证打磨后钢轨轮廓误差小于0.2毫米,相当于2张A4纸的厚度,这样高铁运行才能更加平稳安全。之前网络上热传的‘高铁上硬币不倒’,就有我们一份功劳。”濮琪晔自豪地说,“我其实挺喜欢打磨工作的,不仅技术性强,还很考验人的耐性。”

  凌晨3时,第二遍打磨工作结束,濮琪晔走下车,俯身半跪在冰冷的钢轨上,借着手电筒的灯光对打磨后的曲线地段轨面进行光带检查。

  “曲线超高股光带有弯曲,需调整磨轮角度,加强打磨。”濮琪晔对一旁的作业人员说。

  一声令下,机组人员迅速携带扳手等工具,调整磨轮角度,重新打磨曲线部分,消除弯曲光带后,轮廓尺寸符合验收标准。

  濮琪晔告诉记者,由于列车离心力作用,曲线地段外侧钢轨在列车高速冲击下,容易出现磨耗不均、擦伤等病害,是钢轨打磨控制的关键点,也是影响旅客乘车舒适度的重要因素。打磨后出现弯曲光带区域,是病害打磨不彻底的表现,需要重新调整电机磨轮角度,再反复打磨,直至达到轨面轮廓要求。

  凌晨4时许,打磨工作结束。走下车时,打磨师们原本白色的口罩上吸附着一层黑色粉尘,工作服也蒙上了一层黑色污渍。“打磨作业时,高速旋转的打磨砂轮与钢轨之间剧烈摩擦,产生的铁屑粉尘四处飞扬,职工必须戴上厚厚的防尘口罩,以避免吸入铁灰。”濮琪晔解释。

  经过近4个小时的打磨作业,打磨师们共完成9.4公里的打磨任务。

  在返回驻地的路上,濮琪晔掏出手机,翻看结婚照。“濮班长前些日子才举办了婚礼,因为春运钢轨打磨任务重、人员紧张,主动放弃婚假回到工作岗位上。”一旁的贺彬说道。

  “像我们做春运保障工作的,越是这个时候越忙,很少有陪伴家人的时间。我们要用自己的付出,把‘中国高铁’这张名片擦得更亮,让一列列高铁列车把广大旅客平安送到目的地。”濮琪晔说。

  今年春运,长三角铁路客流量预计达到8900万人次。濮琪晔带领这群钢轨打磨师,每天奔波在长三角铁路沿线,打磨钢轨病害。他们昼伏夜出、加班加点,用心守护着春运期间旅客的平安路途。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