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极度濒危物种“低斑蜻”现身北京上庄水库

发布时间:2024-12-05 09:28:43 来源: sp20241205

  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获悉,日前,海淀区水务局水生态健康监测团队在执行水生昆虫调查时,于上庄水库沿岸发现极危物种——低斑蜻。经北京林业大学相关专家复审鉴定,确定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6年 ver 3.1)中极度濒危(CR)的昆虫纲蜻蜓目昆虫——低斑蜻。

  上庄水库环境适宜 已绝迹低斑蜻重现北京

  低斑蜻(拉丁学名:Libellula angelina)隶属于蜻蜓目蜻科蜻属,又名六斑蜻、琚珀蜻,是一种体形较大、翅具色斑的蜻科动物,多生活于低海拔的河湖湿地环境,如带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塘或湖泊静水、水质较好的平原静水区域。低斑蜻幼体(稚虫)水生、成虫陆生这一特点使其可以作为水质良好的重要指示物种。

  调查资料显示,低斑蜻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等地区,在每年4—5月份羽化为成体进行繁殖。自21世纪初,受城市化进程造成的水体污染,湿地、湖泊等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及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低斑蜻的适生生境不断减少,低斑蜻种群数量大幅降低几近消失。2011年,北京农学院吴超在其发表的《北京蜻蜓目昆虫名录及地理分布》中写道,“低斑蜻在北京可能已经绝迹”。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审低斑蜻等级时,曾预估其种数数量不足5000只,因此被列为“CR”(极度濒危)级保护物种,同时也声明该物种全球的种群数量正在逐年下降。目前低斑蜻的濒危等级比大熊猫还要高,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鱀豚的濒危等级相同。

  本次监测到低斑蜻的上庄水库沿岸,岸边湿地芦苇茂盛,水中菱角、睡莲生长状况良好,水库水体流速整体缓慢,水质较为清澈,整体符合低斑蜻生存环境。如今,在上庄水库沿岸水体中生活的低斑蜻正恢复形成小的种群。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王胜东 袁嘉忆)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