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6 00:30:26 来源: sp20241226
中新社 新北3月10日电 题:谒连横墓园 寻台湾那一代文人情怀
中新社 记者 杨程晨
台湾新北泰山的沟仔墘老街,曾是台北往返林口、新庄的必经之道。沟仔墘,意指小溪边。溪岸高处的后山公园上,一条隐秘曲径通往台湾史学故儒连横的墓园。
连横,字雅堂,1878年生于台南。他如今更为公众所知的身份是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祖父,但在百余年前的1920年,其所著《台湾通史》分三册印刷出版,于日据时代的台湾史学界蔚为轰动。
这一文言纪传体通史,首次完整记叙台湾从隋代至1895年被日本窃据期间1290年的历史,以确凿史实论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021年3月起,由连家后代委托,两岸研究机构及出版企业组织大陆、台湾的20余位学者,历时三年完成《台湾通史》白话文译注工作。今年2月7日,该书的其中一套繁体版本在台湾上市,连战夫妇携子女出席发表会;20天后,简体版本新书发布会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
2024年2月27日,连横《台湾通史》(译注本)简体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张杨彬 摄连横一生心系历史、投效国家,频繁往来两岸,后定居上海。《台湾通史》的出版是他为当时两岸文化界熟悉的开端。1936年,连横因肝病在上海逝世。88年后,其代表作再次跨越海峡。
生前至盼“青山青史各千年”
中新社 记者近日在新北市探访连横墓园,泰山乡亲并不熟悉这位历史人物。“我只知道陈诚(台行政当局前负责人)原来的墓园在附近。”面对记者寻路,在沟仔墘生活几十年的金女士说,周围知道连横墓的人屈指可数。
爬至后山公园山顶,终得见泰山区第一公墓聚善堂,住在山上的杨女士指着远处:“最后面那个最大的、围起来的就是连雅堂墓。”
位于台湾新北市后山公园的连横墓园。杨程晨 摄3月正值台湾北部雨季,公园内草木繁茂。连横墓园大体方向坐南朝北,碑上写着“连雅堂先生暨德配沈夫人之墓”,落款处是“贾景德(台‘考试院’前院长)敬题,男震东(全名连震东,连横之子)立石”,后方的墓志碑文刻有彼时台当局领导人的“褒扬令”全文。
墓碑前方有小径,周遭植物错落有致,外围矮墙的北面入口竖起两扇醒目的红色铁门,中间挂着一把生锈的老锁。山下的沟仔墘老街早已不是台北、新北市民的通勤要道;由墓园远眺,车水马龙的中山高架连接起了今天的“双北”。
由连横墓园远眺,车水马龙的中山高架连接起了今天的台北与新北两座都市。杨程晨 摄互联网上关于连横墓园的记述并不详细。公开报道仅称,台湾光复后的1946年,10岁长孙连战着素衣白袍,捧先祖父灵骨由重庆返台。灵骨先是奉于连横禅友本圆法师住持的观音山凌云禅寺内;1954年,连府于台北县(现新北市)同属观音山山脉的泰山乡修墓。
至于选址于此的原因,连震东先生文教基金会的一段文字解释,连横生前有着“青山青史各千年”的期盼;观音山可俯瞰淡水河,青山永在、绿水长流,其宿愿终于实现。
连横墓园内草木错落有致,入口处竖起两扇醒目的红色铁门,中间挂着一把生锈的老锁。杨程晨 摄用人生阅历论证其史观
1911年,连横得知辛亥革命成功,心情雀跃。他遂经日本抵达上海,历游南京、苏州、杭州、武昌、北京等地,还参与了东北地区两份报纸的创办。1926年,连横一度举家迁往杭州,后因战事返台。但在西湖畔,他念兹在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20世纪30年代初,连横举荐连震东赴大陆工作,并告之“要求台湾光复,就需先建设祖国”;至1936年,连战生于西安。
位于北京前门的台湾会馆保留着连横当年“声请回复国籍”的原始文件复制本。图为台湾会馆内景。杨程晨 摄如今在大陆,不难从一些故居、旧址找见连横的踪迹。在北京,距离人民大会堂不远的前门台湾会馆,曾是清代台湾学子赴京赶考的栖身之所,如今兼具博物馆和两岸民间交流功能,馆内保留连横当年“声请回复国籍”的原始文件复制本,他所居住过的“晋江邑馆”牌匾也在此展示。
连家的祖籍地福建则于2014年设立连横文化研究院,收藏其诸多版本的生平著作。2018年连横诞辰140周年时,研究院还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合办研讨会,并竖起纪念铜像。
福建漳州马崎社连氏宗祠。常海军 摄而在岛内,与连横乃至连家有关的地方更是分布南北:台南在1977年追立的“连雅堂先生铜像”,至今仍矗于市立图书馆旁;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园内,其铜像与郑成功、刘铭传、丘逢甲等人铜像分立四座凉亭中;台北车站旁,前身为鲲溟会馆的兰庭旅社也记载着连横在此写作《台湾通史》的经历,旅社翻新后还以此广而告之。
“洪维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为子孙万年之业者,其功伟矣……”《台湾通史》的序言过去长时间入选台湾的中学语文教材。参与白话文译注工作的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主任张崑将对 中新社 记者说,连横是在用他的人生阅历论证其坚定的历史观——台湾与大陆密不可分。
对曾祖著作如数家珍的连震东先生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连惠心说,《台湾通史》译注项目是将曾祖父的文化精神永续传承,希望两岸可以赓续沟通交流。负责其中一个译注版本在台发行的南天书局负责人魏志宾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年轻人能从理解历史的过程中产生思考,从两岸的交流中找到共识。
在福州著名谱牒研究学者林伟功家里,林伟功向记者展示他发现的连横主撰的12篇福州新闻。这12篇新闻分别刊载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初一和十一日的《鹭江报》上。杨勇 摄“那一代知识分子普遍有强烈的祖国情怀”
1908年,连横着手写作《台湾通史》,历经十余年得以完成。
“连横先生在日据时期撰写《台湾通史》,非常了不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鹏在简体版新书发布会上说,连横著书的目的,是用无可辩驳的历史文献证明台湾是中国的,台湾人是有中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
在张崑将看来,连横是那一代人的代表人物。包括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台湾乡土文学的奠基人钟理和、作家吴浊流、反殖民运动领袖蒋渭水等人,那一代台湾知识分子普遍有明确的祖国意识和情怀。
2011年9月29日,《辛亥革命与台湾同胞》展览在杭州连横纪念馆开幕,共展出130余幅珍贵史料图片,宣传介绍台湾同胞前赴后继,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施健学 摄“《台湾通史》是一部紧密与中国史连结的史书。译注的过程中,我能进一步感受到连先生这种强烈的情感。”张崑将表示,台湾后来的一些人强调这些知识分子思想中所谓“台湾意识”,是充满着偏私的,他们是在刻意忽略其中的祖国情怀。换言之,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是源自身为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台湾通史》白话文译注现在出版,最大价值在于能回正已逐渐失衡的“台湾史观”。
连横的一生经历清朝末年和日据时期的台湾。张崑将提到,连横曾在一篇告慰前人的文章落款“台湾遗民”。“‘遗民’是连先生祖国情怀的表达,他不承认日据时期的政府,相信台湾终究会重回中华之光。”
去年12月,台北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痛批台湾新课纲“去中国化”的视频走红两岸互联网,话题热度延续至今。区老师曾撰写文章抨击新课纲删除《台湾通史》序言等文言课文,认为这根本是“犯下万死莫辞的罪行”。
2013年10月22日,《<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在北京出版发行,并在台湾会馆举行出版座谈会。富田 摄连惠心认为,“去中”课纲导致台湾年轻一代的认同缺失,长此以往将与真实的台湾历史脱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原主任、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徐泓对记者说,值此台湾人面临历史文化认同危机之时,重读《台湾通史》意义至为重大。连雅堂写作《台湾通史》的主旨是发扬民族精神,阐发“民为邦本”之义。所以,举凡开发台湾筚路蓝缕之功,抵抗异族牺牲奋斗之烈,及有关民生之丰啬、民德隆污与礼乐兵刑之制,均详加论列,并以经世致用的精神贯穿全书。
徐泓表示,雅堂先生说史者为致用之学,书中所记既非浮光掠影之论,亦非堆积史料而已,而是要于前言往行中找出“何事可法、何事当鉴”。
“我们这一代都读过《台湾通史》序言,多少知道连横。但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知道他的很少。”张崑将指,把这本书翻译成白话文并制作成影音、动漫,能有助吸引年轻人了解历史。
2021年12月18日,由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和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共同主办的《台湾通史》白话文转译项目告竣仪式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张斌 摄离开连横墓园,下山途经沟仔墘老街的下泰山岩宫庙,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和清明前后,连家后人都会上山整理杂草、拜谒先祖;区公所也会定期举办面向公众的祭拜活动。杨女士还透露,日前在新闻里看到《台湾通史》白话文译注的出版,之后就有不少媒体记者来墓园寻访。(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