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手机瘾”,家长和孩子相处不妨“游戏化”

发布时间:2024-11-27 22:04:45 来源: sp20241127

  “花7000元给他报了六天五晚崇礼滑雪营,省得在家里和老母亲‘相看两生厌’,顺便也能控制他玩电子产品。”1月20日起,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启“寒假模式”,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李女士早就规划好了孩子的寒假。

  送托管班、报研学营、上培训班;没收电子设备、断网、运动、旅游……假期来临,如何防范电子产品“沉迷”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之一,他们也想出各种招数,希望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电子产品的诱惑中抽离出来。如何让孩子学会科学地管理电子产品的使用?为何孩子们会在短视频、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有哪些办法可以让孩子在假期中更好地管理时间?

  游戏平台推出未成年人寒假限玩日历

  随着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即“大平台”的义务被进一步明确,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平台屏障的决心,强化了平台责任。

  日前,话题#未成年人春节只能玩9小时游戏#成为热搜,引发社会关注。腾讯游戏发布“2024年寒假暨春节假期前后未成年人游戏限玩日历”,根据规定,在1月22日至2月24日期间,未成年人只能在1月26日至28日、2月2日至3日、2月9日至17日以及2月23日至24日期间晚8点至9点登录体验游戏,游戏时长总计16小时。无独有偶,网易游戏也于1月24日发布“寒假限玩通知”,春节假期未成年人只能玩9小时游戏。

  国家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方面早有规定。2021年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该通知也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未成年人试图通过借用家长信息建立账号,甚至“租号”的方式绕过平台监管继续打游戏。家长李女士透露,在游戏玩家间“租号”已不是秘密,网购平台有很多“账号租赁工作室”,游戏玩家可以租不同段位、不同服务器的账号打游戏,如果未成年人的身份证号码只能在规定时间玩,只要租成年人的号码便可以玩。徐女士的女儿则一直用父亲的身份证号码打游戏,在她的朋友圈里,孩子用家长信息打游戏很寻常。这也意味着,在游戏“限玩”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家长的配合程度也事关孩子能否真的在游戏中不沉迷。

  事实上,不少家长认为,比沉迷于游戏更让人担心的是各大视频、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可能带给孩子们的负面影响。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起,各大短视频App陆续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青少年的使用时长、使用时段和使用功能进行了严格限制。部分短视频App也会在寒暑假等特殊节点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治理,重点打击与未成年人有关的诱导不良行为、散布不良文化、传播不良价值观等违规内容。这对预防青少年短视频沉迷发挥了一定作用,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

  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下,记者刷视频发现,为小朋友们推送的都是有关孩子的视频,做手工、小实验、动画片、绘本阅读、小动物、搞笑、小游戏等网络视频,一个接着一个,刷起来目不暇接。“短视频就是为了让观者有感官的娱乐,以吸引眼球的方法让孩子不断地看,很多大人都无法自拔,何况没有克制力的小朋友。”家长李女士说道。而家长黄先生认为,一旦孩子们爱上游戏和小视频,就很难有精力和心思做别的事了。

  不过,也有家长表示,各大视频平台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非强制,而是需要自己主动开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主动启用“未成年人模式”的比例不高,甚至有家长并不知道某些平台有“未成年人模式”。

  “缺乏心理营养”等原因让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大脑是天生爱偷懒的。扭转大脑偷懒的天性就要让大脑运动起来。电子产品和短视频的内容设计完全依照大脑的特点,激活大脑、让它停不下来。”谈及为何短视频、游戏等电子产品容易让人沉迷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学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娟道出了背后的原理。

  杨娟举例,比如吃巧克力、蛋糕等甜食,大脑就会产生愉悦感,会指导人继续吃。同理,短视频会让大脑更活跃,大脑就会指挥手继续划动短视频;游戏的声音和不断的奖励会让大脑有成就感,便指挥人不断地解决问题,赢取游戏装备和升级、赚积分,让人很难停止玩游戏。

  在信息化时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能完全脱离电子产品,比如需要查学习资料、提交作业等等。在杨娟看来,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更难克服电子产品的诱惑。首先是青少年的自控力比较弱。她提到,人类大脑中的杏仁核在14岁左右时发育成熟,这是负责情绪体验的生理结构,但大脑中负责理智和控制的前额叶层还没有发育成熟,“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在想冒险时会用理智告诉自己不能做,青少年则没法控制自己,更容易对电子产品上瘾。”与此同时,为了留住更多用户,游戏公司常会联合心理专家、脑科专家一起研发游戏,研究如何让用户在游戏中停留更长时间。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理智地看待电子游戏,学会控制使用时间。

  其次,杨娟认为,“缺乏心理营养”也容易让孩子在电子产品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可以从五个方面给孩子提供心理补给。”杨娟介绍,这五点分别为成就感、归属感、价值感、体验感和掌控感。

  研究发现,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机,因为可以通过手机游戏获得成就感;留守儿童等没有家人陪伴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机,因为缺乏亲情甚至友情。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意义,用户外运动和旅行、同伴陪伴等带给孩子现实世界更丰富的体验。“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渴望得到认同、渴望掌控自己,在父母的严格管控下,有些电子游戏可带给他们掌控感,才会向虚拟世界求助。”

  专家建议把游戏变成孩子成长的抓手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授、设计思维学院院长税琳琳是一位“游戏大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疫情期间,她曾带领研究生设计了一款亲子桌游——《时间大魔王投喂手册》,帮助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青少年做好时间管理,在亲子游戏中加深父母与孩子的互相了解,提升亲子陪伴质量,也把游戏变成孩子成长的抓手。

  在她看来,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游戏化”或是众多亲子问题的破解之道,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帮助孩子有效摆脱电子产品的束缚。

  “‘游戏化’即用游戏的机制帮助孩子成长。”税琳琳介绍,“游戏机制”可以归纳为四点:有目标、有规则、有及时的反馈和自愿参与,家长可以在平时的任务中设置小目标。比如知名游戏《马里奥》很多人都玩过,跨越山谷、小桥或者顶蘑菇时,设计本质都是让马里奥蹦一下。如果我们让孩子跑800米,也能设计一些多样化的任务,都是让他跑起来,那么跑800米也就变得有趣了。

  杨娟给出了三类亲子游戏的建议,即智力开发的游戏,情绪调节的游戏和习惯养成的游戏。首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想象故事结局和场景,开发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一起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升观察能力,建立空间思维。其次,可以创造和长辈、同辈的社交,提升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让孩子和不同的人玩,感受人的差异化,哪怕是和朋友的争吵和冲突,也会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类则是习惯养成类游戏,家长可以设置有奖励的小任务,利用亲子间的竞争环境,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家在研究游戏上瘾背后的机制,让学习也能像游戏一样上瘾。”杨娟表示,首先对于低年龄段孩子来说,设置学习奖励币可以解决学习枯燥和累的问题;其次,要像游戏一样,一小步一小步地启动学习任务。“为什么小到5岁儿童,大到80岁老人都喜欢电子游戏?因为游戏容易上手,在过程中不断升级。”杨娟表示,由此及彼,学习方面,可以先给孩子小的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并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然后进一步调整难度,让孩子实现从“青铜”到“王者”的不断提升,“这期间,家长也要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产生愉悦感。”

  专家支招

  Q: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应对电子产品的诱惑?

  杨娟:家长可以分步骤管理好手机和电子产品。首先,不能对电子产品妖魔化和天使化,要讲清楚手机和Pad的好处,合理化电子产品的使用。其次,信息化时代,智能技术可以提供很多学习资源,家长可以和孩子客观分析如何善用电子产品。最后,帮助孩子探索兴趣爱好,让他自己规划假期生活,使孩子有更多决策权和自主权。

  Q:如何让孩子管好自己的电子产品?

  杨娟:手机管理方面,应该做到“三定”,即定性、定量、定位。家长首先和孩子确定电子产品是用来查资料、休闲娱乐还是和同学交流的。其次,固定每天的使用时间,初中生每天使用两个小时、高中生三个小时是合理的,听网课要另算时间。还要让孩子知道手机可以在哪里使用,比如假期中白天不用、晚上和父母在一起时不用,留出玩手机的时间。有的孩子不希望父母藏手机,也担心父母拿自己手机侵犯隐私,不妨在家庭公共区域设置上锁的盒子,专门存放孩子的手机,让他放心。家长可以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做好自我管理。

  Q:好不容易制定的规则,孩子很难执行到底,家长该如何处理?

  税琳琳:家长给孩子制定或协商的规则成本很低,容易被打破。而孩子花了时间思考制定的计划,则对自己有了约束力,打破规则的阻力就很大,主动执行的能力更强。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对自己的规划复盘和反思。

  Q: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沉迷电子产品的倾向,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税琳琳:孩子沉迷游戏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没法解决,转而从游戏中找出口。其实,从孩子爱玩的游戏中也可以看出孩子的天赋,家长要学会共情,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并在现实中给予支持,而不是双手叉腰远远地站着。

  杨娟:在亲子沟通中,家长一定要低声细语,不要高分贝吼叫,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看到孩子玩电子产品时,通过沟通先了解孩子玩的原因。

  有个孩子就跟我提到,有一天家长进门看到他拿着手机,开口便批评,其实他在帮姥爷修手机,删除一些没用的程序,被家长指责感觉非常委屈,所以不要一上来就责怪孩子。家长不妨先探究孩子玩电子产品和游戏的原因,试图了解孩子。(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