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7 18:35:15 来源: sp20241107
我是梨园戏的一名导演,我的母亲曾静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我是在梨园戏里“泡”大的。
很长一段时间,梨园戏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跟它认识,但不来电。2014年,大学毕业的第三年,我去法国旅行,正好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到欧洲巡演。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剧场,开场前,看着黑压压、静悄悄的台下,我们心里直打鼓:“怎么这么安静,是不是没有观众啊?”
就在这样的鸦雀无声中,《董生与李氏》演完了全剧。等演员们出来谢幕,全场顷刻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返场后,掌声又起,再返场!当全场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我终于看清楚了,台下竟然整齐坐着几百名法国小学生。
我跑到观众席,意外发现时任法国驻华参赞正坐在入场口。原来,他迟到了,又怕影响观众,就搬了把椅子坐在门旁,一边听戏,一边连连鼓掌。那一刻,我心头一热。我问自己,这么好的梨园戏就在我身边,我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做决定是一瞬间的事。我跟经纪人说:“我不做影视剧演员了,我要回家,去做梨园戏。”
2014年,我从北京回到泉州,再次“泡”进梨园戏的世界。
2018年7月,我们带着小梨园戏流派传统剧目《吕蒙正·过桥入窑》走进上海第三届“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这个主办方挑选的地点,我们一到就爱上了。新天地,有着百年历史的艺术街区,经过改造后焕发新生,彰显出新旧碰撞的独特魅力。这不也正是我们对梨园戏的期待吗?
在3天的演出里,我们换了3种演法。第一场是原汁原味的传统版;第二场演员不带妆表演,观众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打断,演员会对观众解释,表演再继续;第三场,我们撤掉所有座位,将戏的内容与表演现场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阶梯等元素相结合,乐队停在门口,演员走戏,观众就跟着演员一起走。
梨园戏火了。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传统戏院勾栏的大门敞开,门外是人山人海的步行街,门内是800多年的梨园戏。互动的观众、排起的小长龙,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中山路、西街、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梨园戏的舞台中心。演到哪里,梨园戏都能收获一批戏迷。
沉浸式演出之外,我们还尝试了与综艺、流行音乐的跨界。2019年,我成立了一支唱队,唱队成员有梨园戏传承人和泉州本土流行音乐制作人。琵琶、洞箫与吉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带着唱队,我们来到泉州著名景点清源山老君岩。在现场,唱队成员有的身着梨园行头,有的日常着装;有传统乐器,也有西洋乐器;有梨园唱腔,还有流行音乐……随着演出的推进,观众越聚越多,不少观众还不自觉跟着戏中情节哼唱起来,沉醉其中。
“梨园戏变得不一样了!”“传统戏还可以这样时尚。”……新鲜的表演形式让观众忍不住感叹。演出尾声,我们以闽南语歌曲结束,还引发了全场大合唱。
同样的沉浸式演出,还被运用在《陈三五娘》这出戏中。《大闷》是其中最经典的一折。这场旦角独角戏典雅优美,包含了梨园戏独有的十八步科母及音乐,对演员的功夫很是挑剔。
为了让《大闷》不“闷”,我们做了两个版本的创新。第一个版本,引入平行时空的概念。以《大闷》为代表,我们通过一折折经典的折子戏,概括整个故事情节。在折子戏中间,通过肢体表演,以默剧的形式,穿插演绎梨园戏年轻传承人的生活点滴、台前幕后的故事。在一个舞台上,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大闷》的表演,还可以看到《陈三五娘》中每一个折子戏的经典片段,同时又有传承人故事的展示。一个画面中,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故事在发展。第二个版本,舞台上,演员与人工智能角色并立,同时表演。最终谁会消失?又是谁留下?我们希望把思考留给观众。演出结束后,我看到社交平台上20多篇“小作文”,都在激烈地讨论戏曲表演能否被人工智能取代。我们期待的效果达到了。
一台梨园戏,唱了800多年。其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不忘本,也不吃老本。
在《陈三五娘》中,我们所有创新,都是基于对古本的高度还原。《大闷》中的独角戏在舞台上完整呈现,没有做任何删减。而每一次的创新,每一个现代元素的加入,都是对原有故事情感的延续。返本开新,返本是前提,对传统的尊重,是我们每一次创新遵循的原则。
由于这些创新与坚守,近年来,梨园戏的观众面也在不断拓宽。每周末的泉州,我们的传统戏如期而至。我们惊讶地发现,看传统戏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创新形式的表演也吸引了很多梨园戏的老戏迷。
戏曲的发展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大家抱团一起往前冲。不久前,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落幕,16个剧种汇聚一堂,轮番上演、精彩纷呈。鼓声一起,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便是一出精彩绝伦的文化大戏!
(本报记者王崟欣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4日 2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