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8:30:31 来源: sp20241123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必须抢占的科技制高点。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这对于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具有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快人工智能立法进程,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更好发挥法治对于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适应现实需要。新时代,我国制定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涉及人工智能安全监管。此外,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人工智能安全监管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相比,相关规范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缺少人工智能安全监管的专门法律,在一些促发展、保安全的关键问题上还存在立法空白;现有规则分散在众多法律和部门规章中,一些规则相互协调衔接不足;等等。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总结人工智能治理经验,汇聚各方面力量和智慧加快人工智能立法进程,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发展。
确立治理依据。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正日益商业化、大众化、普及化,人工智能的潜在安全风险随之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对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的需求更加强烈。加快人工智能立法进程,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工智能安全监管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要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使用、治理应当遵循的理念和基本法律原则,确立人工智能治理的正确价值导向,为人工智能立法的解释适用和完善发展提供价值指引。要确立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法律规则,助力破除人工智能发展的制度障碍,为制定人工智能治理法规规章等下位法提供法律依据,为人工智能安全监管执法、司法活动提供权威准则,促进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发挥制度功效。加快人工智能立法进程,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应从技术研发、数据利用、算力供给、激励创新、技术共享等方面完善规则,更好满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制度需求。人工智能立法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眼于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完善安全监管规则,加强分级分类监管,加强对有关风险的动态分析、评估预警,提高人工智能安全监管能力。要支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人工智能治理,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定权利、义务,确立行为的合法边界及法律责任,防止滥用人工智能;同时为创新保留适当空间,避免不合理的规则阻碍人工智能创新,促进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人工智能立法要推动人工智能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2日 09 版)
(责编:卫嘉、白宇)